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3章 苏曼这厢岁月静好苏家和张家那边可遭了老鼻子罪了坐船之前(第1页)

苏曼这厢岁月静好,苏家和张家那边可遭了老鼻子罪了。坐船之前就有言在先,因此他们每人都只携带了一只箱子或一个包裹。

为了能在港城站稳脚跟,两家人商量过后带的都是黄金和珠宝。

上船时检查还好好的,结果下船后黄金变成了砖头石子儿,兑换的英镑、米金变成了废纸。

这让一家子情何以堪,这可是他们在港城安身立命的资本啊,现在全没了,明显是在船上被人给调换了。

找船东理论他们是不敢的,做这种生意的有几个是善茬,只谋财,不害命已经算他们仁慈了。

没钱咋办,沪市是回不去了,那只能硬着头皮在港城寻求亲朋好友的帮忙了。

于是,住的只能是贫民窟,刚安顿好两家的男人就迫不及待地去找工作了,毕竟要养家糊口啊。

这样的落差击垮了两家人,本以为来港城是享福的,结果福没想到,净受罪了。

苏萍快要崩溃了,从小到大,她哪受过这样的罪,一睁眼就有干不完的活,住的是漏风漏雨的破窝棚,吃的就更别提了,比猪食都差。

忍无可忍的苏萍利用自己的美貌勾搭了一个帮派小混混,脱离了棚户区后被小混混卖到了红灯区,躺着就把钱挣了。

苏萍刚开始还有过反抗,但被打一顿后就老实了,自此后过起了迎来送往、一双玉臂千人枕的日子。

张君言被带走苏萍的小混混打成了重伤,没钱治疗没过多久就噶了,

张家父母和苏家父母养尊处优惯了,根本就吃不了苦,不到半年先后郁郁而终。

苏曼如今在青山林场可有名了,提起她很多人都忍不住竖大拇指,医术那是相当了得,来了不到半年,治好了几个相当棘手的病人。

尤其是接生这块,哪怕产妇就只剩下一口气,她都能把人救回来,还都是母子均安的那种,这样的神医走到哪都受欢迎。

自此,苏曼算是彻底在青山林场站住脚了,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人敢确定自己一辈子都不生回病的,就算自己身体好,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家人没个三灾五难,就算不能交好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也轻易不会得罪她。

苏曼自制的黑膏药治疗颈肩腰腿疼效果极好,价格便宜,备受婶子大娘们的喜爱和推崇。在她们眼里,苏曼就是药到病除的神医,谁但凡说一句苏曼的不是,她们能把人骂到自闭。

苏曼医务室的办公桌里三五不时的就被人塞进去各种吃食,想给人退回去都找不到是谁塞的。医务室几个年轻的医生、护士也跟着没少沾光。

为了感谢各位热情的婶子、大娘,苏曼从山上采药配成驱虫药包,放在医务室里,谁来看病就送一个。

林场职工看病是能报销的,这药包也在报销范围内,等于说从医务室买药包不花钱。

大家伙相信苏曼的医术,试用了一个后发现太好用了,纷纷来买。

林场的夏天,蚊子多的简直能把人给吃了,自从戴上怀里揣一个药包后,蚊子别说叮人了,远远地都躲着人飞。

经常上山的人发现,戴了药包后,不但蚊虫不叮人了,就连毒蛇都绕着人走。

林区有一种特别令人厌恶的蜱虫,叮人就算了,还传播脑炎。以前碰上这种毒虫非死即伤,现在这种蜱虫闻到药包的味道就像是遇到了什么洪水猛兽,唯恐躲得慢,叮人是不存在的。

对于苏曼这种吃货来说,青山林场那简直就是天堂,她家门前不远处的那条河里,蝲蛄虾多的用竹笊篱捞几下就是半桶。

蝲蛄这东西是东北特有的,长得跟小龙虾似的,但从外观上看,除了螯大一些,苏曼没看出来有多大差别。

趁着周日不上班,苏曼捞了半桶蝲蛄,回家清洗干净,照着小龙虾的做法,做了一锅蒜蓉蝲蛄、一锅香辣蝲蛄。

戴上手套开吃,还别说,蝲蛄这玩意儿是真是比小龙虾好吃,壳没有那么硬,啃起来没有那么费劲,里面全是白生生、鲜嫩嫩的肉,比小龙虾有吃头多了。

苏曼吃饱后,把剩下的用带盖儿的搪瓷盆装好,放到竹篓里送到林小姨家,让她们一家尝尝自己做的蝲蛄虾。

林小姨吃得赞不绝口,这个时代的人做饭都很仔细,就算是林小姨家里条件好,也不会像苏曼似的炒一回菜放那么多油和调料。

郑朝阳和两个弟弟吃得头都不抬,这货嘴欠,夸着苏曼做饭好吃,还不忘拉踩他妈:“妈,不是我说您,您真应该跟表姐学学,表姐做饭太好吃了。”

林小姨一巴掌呼到他脑袋上:“爱吃吃不吃滚,这些年还真是委屈你了。既然你这么看不上你妈我做的饭,以后你就甭吃了,正好省一个人的口粮。”

骂完了郑朝阳,林小姨拉着苏曼耳提面命:“曼曼,小姨知道你不缺钱,但过日子不能这么抛费。

关键是什么呢,现在很多人眼皮子浅的很,看不得别人过得好,动不动就去举报。记住,吃什么喝什么悄悄地藏好了,别让别人看到。”

苏曼赶紧点头:“小姨您放心,我来的时候藏的可好了,谁都没有看到。”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