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7章 要说熹贵妃也是造孽亲儿媳妇进宫给她尽心尽力侍疾多日没有(第1页)

要说熹贵妃也是造孽,亲儿媳妇进宫给她尽心尽力侍疾多日,没有功劳总有苦劳吧?

结果她倒好,屁毛赏赐没有,不走心的随意夸了两句,扭头就说体恤她侍疾辛苦,赐个格格替她分担一下。

这话说的可真不是一般的缺德,饶是四福晋富察氏脾气好,也被熹贵妃的骚操作气的差点儿破功。

四福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怒火。这是亲婆婆,作为四阿哥弘历的结发妻子,她可是非常清楚,自家爷这个大孝子,最听生母熹贵妃的话。

她出身富察氏,受四阿哥敬重不假,但得罪了熹贵妃这个难缠的婆婆,一句轻飘飘地子嗣单薄就能抹去了她之前所有的努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富察氏强撑着笑脸,假装欢天喜地的谢恩后,领着忐忑不安的原主回了四阿哥府。

四阿哥弘历在户部忙得天昏地暗,已经多日不进后院了。他爹雍正可是有名的卷王,不但卷自己,也卷其他人。

比起人均八百个心眼子,争得你死我活的兄弟,他显然更倚重自己亲儿子。弘时和弘昼一个是胳膊肘往外拐,一个是烂泥扶不上墙,曾被康熙带在身边养过一段时间的弘历就成了雍正朝的隐形太子爷。

比起弘时和弘昼,弘历也更有城府,他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努力、上进的大孝子,与其说他会装,腥风血雨里厮杀过来的雍正都被他骗了。

倒不如说知子莫若父,雍正帝知道他偶尔的抽风和不着调,以及在女色上的生冷不忌。但他没得选,只能把他带在身边,多多教导。

但雍正帝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得那么早,弘历又活得太久了,以至于把他辛辛苦苦抄家填满的国库给败了个一干二净。

富察福晋不愧是端庄娴雅的名门闺秀,哪怕在熹贵妃那里受了气,也丝毫没有迁怒原主。最起码面上没拿捏原主,只是眼不见心不烦把她安置在离正院最远的竹青院。

原主的心愿是好好活着护着三个孩子一世平安喜乐,健康长寿。若说原主最大的遗憾是什么,那就是自己这个母亲太无知,没能护住长子永璋,以至于他遭了奸人的设计。

乾隆十三年,在富察皇后的葬礼上,永璋因为不够伤心被乾隆一脚踹在心口,怒骂他是小畜生不知礼数。

永璋自此被钉在不忠不孝的耻辱柱上一蹶不振。乾隆十四年的册封中没有原主,永璋既惶恐又悔恨,觉得是自己的无知连累母亲受到牵连,陷入无法摆脱的自责。原主死后三个月,二十五岁的永璋抑郁身亡。

每每想起英年早逝的长子,原主就恨不得将自诩情深的乾隆帝千刀万剐。

富察氏活着的时候他最宠的是高氏,登基后连年号都没改就先给高氏抬旗,册封她为贵妃,让她接受命妇和公主们的跪拜。

让只给皇帝、皇后画像的郎世宁给高氏画像,给高氏选的住址是雍正皇后乌拉那拉氏的钟粹宫。那个时候怎么没有想到他跟富察氏琴瑟和鸣呢?

现在人死了,他倒是想起富察氏的好来,又是作诗、又是哀悼,什么结发夫妻、恩爱两不疑。呸,早干什么去了?

苏曼忍不住在心里骂了几句不做人的乾小四,败家玩意儿活那么久干嘛?

苏曼被富察氏领回来时,就一个随身小包袱,苏家知道她被赏给四阿哥当格格之后,给她送来一匣子银票当嫁妆。

她院子里丫鬟冬梅、冬雪和几个粗使婆子、太监背后都是有主子的。

这些人上辈子跟着原主进了宫,冬梅、冬雪和王贵儿是她最倚重的管事宫女和管事太监。

尤其是冬雪,自梳后做了她宫里的管事嬷嬷,结果忠心符一贴,全都自爆了,全都是别人派来的探子。

原主上辈子能把永璋兄妹平安生下来养大,多亏富察氏有容人之量。

这辈子有忠心符在,不管她院子里这群人以前背后有多少主子,从现在开始,就只有她一个。

冬梅梳妆的手艺很好,平平常常小两把洗头,她梳的就比其他人格外秀气。两朵珠花点缀其上,衬得整个人越发的清水出芙蓉。

早饭都没来得及吃,换了一身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旗装,踩着花盆底,扶着冬雪的手去了嫡福晋富察氏的正院。

原主跟着富察氏进府的时候,弘历公务忙,别说进后院,回府的次数都不多。原主没有跟弘历圆房,就没有资格去给富察氏请安。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