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25章 平分秋色(第6页)

最终,翰林学士们翻遍史书,找尽办法,最后才想到开封府尹赵光义就是“同平章事”,他也是宰相啊。

虽然从晚唐到宋初,有不少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都兼领同平章事,只是个名誉头衔,并没有宰相之权。

可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宰相。

赵匡胤松了口气,赶紧把他弟弟找来签字,“副署”圣旨。

赵普这才得以被拜为天下公认的宰相。

如今赵瑗要推翻从秦桧开始的这种宰相兼执枢密院的战时条例。

虽然明正言顺,虽然万俟卨为了有条退路现在比较低调,虽然沈该觉得它是有助于朝廷长远稳定。

他们也还是向官家换来了一些好处,这才让它顺利通过。

这番并不摆在台面上的政治博弈,就是赵瑗要同意两位宰相的提名,增加两个宰执。

任名魏良臣为敷文阁直学士、参知政事。

以礼部侍郎汤思退升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

这两位都是主和派大臣。

但赵瑗和赵璩兄弟同心,在御前会议一番博弈,也为自己争取来了一个宰执名额。

他们把绍兴十六年因为上书朝廷,建议积极备战抗金,因而被秦桧罢去官职和爵位的张浚重新起用了,恢复了他的观文殿大学士和国公爵位,兼权参知政事。

这算是往宰执队伍里塞了一个能和官家保持一致的人。

……

杨沅的“假期”快结束了。

这一天,他正履行承诺,带着花音、小奈,乘着画舫游西湖。

花音、小奈,一左一右喂着他水果。

至于姬香,姬香不听话,刚才又顶撞他了,现在正被他勒令蹲在桌下,反思顶嘴的后果。

吏部把一百五十七名新科举人的任命安排,已经提交了众宰执。

众宰执群议通过以后,便递呈给了官家。

官家看到这份任命奏本的时候,鹅王赵璩正在进宫。

宰执队伍里有杨存中和张浚,自然会提前透露消息给他。

这也不算违背规矩,晋王是“总领御前参政,参决军国政事”,他有资格知道此事,并且参与此事。

他不签押副署,这道任命诏书一样无效。

赵瑗接到奏本,首先就去看一甲三人的任命。

这其中风头最盛的杨沅,任命上肯定会有波折,对此赵瑗已经有所准备。

但是展开奏本一看,赵瑗还是吃了一惊。

吏部竟然任命杨沅为建康府通判,宰执们竟然也同意了。

建康府……那地方当然不差,它是大宋行都、东南重镇,仅次于国都的重要所在。

正所谓,国家之根本在东南,东南之根本在建康。

雄山为城,长江为池,舟车漕运,数路辐凑,乃今日之关中、河内也。

可它毕竟不是国都,状元一向是要留任都城的,这是把杨沅踢出了中心圈子?

赵瑗顿时心中火起,这是在安排杨沅的去处吗?这是在向他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亮出锋利的爪牙。

如果这一次他退让了,君王之威何在?必然助长他们的威势,以后更加肆无忌惮。

热门小说推荐
逍遥小贵婿

逍遥小贵婿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青云路:胜天半子

青云路:胜天半子

叶明轩重生回到二十年前,掀起官场波澜。既然没有侯亮平的家世,就要学习祁同伟的奋斗,敢与人争,胜天半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