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43章 杨学士很高啊(第6页)

他不可能看出更深的东西。

因为用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是忖度不了完颜亮接下来的行为的。

杨沅如果不是对完颜亮这个历史人物有些了解,他也不可能猜到。

可是完颜亮的行为虽然比较疯,可是你捋一遍的话,它居然很合乎完颜亮的行为逻辑。

完颜亮篡位以后,便大杀完颜皇族,拉拢非完颜姓的女真权贵,重用辽、宋叛将降臣。

对此,非完颜姓的女真权贵,还真有些乐见其成。

现在,完颜氏中,几乎已经找不出对他有威胁的人了,完颜亮的帝位已经稳定下来。

谁也不会想到,不甘寂寞的完颜亮,又把屠刀挥向了女真异姓贵族。

其实,完颜亮的人生目标一直就很明确。

只是他想达成目的方式总是急功近利,谁会想到他每一步都想剑走偏锋呢。

他那平生三志的第一、第二条,早就说明了他的生平志向。

“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

这第一条就是说他要做金国说一不二、至高无上的皇帝。

现在,他已经篡位成为皇帝,可他还没有做到说一不二,至高无上。

金国虽然已经是一个帝制国家,却是一个帝制的半成品,它的另外一半依旧是部落联盟。

完颜亮迁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集权。

可是,即便女真贵族们屈服了,在一两代之外,也很难削弱他们部落长的影响力。

在完颜亮的观念里,破而后立从来都是比改建优化更加快速也更加彻底的手段。

他不想循序渐进,他要破而后立。

杨沅把他的分析一点点地讲给寇黑衣和肥玉叶听。

他来自后世,知道历史上完颜亮确实干过些什么事情。

他依据这些史实倒推出来的逻辑、倒推中发现的诸多蛛丝马迹,便成了他独一无二的发现。

杨沅说罢,总结道:“所以,我认为,完颜亮不是要拿我们当磨刀石,而是要拿我们当吸铁石。

通过我们,把赖在上京不肯搬家的女真权贵们吸引到燕京去。”

寇黑衣恍然,失声道:“然后,来一个‘杯酒释兵权’?”

这句话,对宋人来说并不是忌讳。

宋真宗时的宰相丁谓在他的《丁晋公谈录》中就记载了这件事。

不过,这时还没有“杯酒”,只有“释兵权”。

到了宋仁宗时期,宰相王曾在整理前朝笔记的时候,就把丁谓这段记载写进了他的《王文正公笔录》里。

为了增加阅读性,王宰相对这么严肃的历史事件做了点加工,于是释兵权的场景就变成了发生在酒桌上。

再后来,司马光在他的《涑水记闻》中,又对这件事做了更生动的丰富,这就变成后人所熟知的“杯酒释兵权”了。

宰相们带头编排大宋开国皇帝,大宋朝廷居然置若罔闻,也是一桩奇事。

杨沅先是一怔,随后哑然失笑:“不,完颜亮对于挡他路的人,从不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而是只以刀兵加颈!”

寇黑衣瞳孔一震,不敢置信地道:“难不成,他想用一场大屠杀,解决这些不听话的权贵?”

杨沅道:“有何不能?完颜亮此人,弑兄篡位,既惊才绝绝,又敏感善妒;

既温文儒雅,又残忍好杀;既励精图治,又荒淫无度;既抱负远大,又好大喜功!

你不觉得,他像极了一个人。”

寇黑衣略一思索,脱口道:“隋炀帝杨广!”

杨沅点点头,道:“金人自从占据中原,便开始耽于享乐。金国权贵南下的野心,越来越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