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25章 假日泡汤(第2页)

“你……,我……”

“怎么,背不出来?老夫子,你是做学问的。本王现在要是找个杀猪的来,让他指点你做文章,你觉得荒不荒唐?”

“岂有此理,这两者能作比吗?读书可以启智、明理、树德!”

“着哇,我也没说你老人家不明理啊。你老人家明白道理,那就应该明白术业有专攻。

因为读书人明理,所以我说,打不打,文官定。因为术业有专攻,所以我说,怎么打,武将定。哪里不对了?”

史浩此人虽然满肚子锦绣文章,却是个口拙的,被赵璩怼的气呼呼的,却发作不出来。

他愤怒地一挥手道:“大王强辞夺理,胡搅蛮缠,老夫懒得与你理论。

老夫再问你,此番调动这么多的兵马,为何不派监军?”

“呃……”

“将领统兵作战,当以监军监督之,记录功过、控制兵权,防止叛逃与作乱,此乃古制。

从春秋战国时候就有的制度,大王为何擅自更改?”

“事起仓促,兵贵神速,一旦拖延久了,恐夺回失地便更加困难。

所以一时之间,来不及委派监军。”

史浩厉声道:“大军开拔,与一人独骑,那行军速度的区别,老夫哪怕只是一个读书人,也是明白的。

莫说大军尚未开拔,就算已经出发,大王此时委派监军,也未为迟也。”

监军制度确实是古制,也确实是从春秋战国时候就有的制度。

只不过,它的积极作用的一面,我们很少有人提到。

因为顺理成章、本该如此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浪费笔墨。

但凡记下来大书特书的都是教训。

就像我们看史书上,打胜仗通常就是只言片语,打败仗那就连篇累牍,完全就是一篇“战役复盘”和“战后总结”。

因之我们看到的关于监军的记载,通常都是只有负面作用,完全没有正面用处。

可是如果真是如此,这种制度又怎么可能从春秋战国一直传下来。

其实在很多时候,监军是能起到正面作用的。

除了监督军队,提防叛乱,他还掌握着赏功罚过,直达天听的特权。

这就可以激励士气,督促将士用命。

他是天子遣派,事了之后就要拍拍屁股回中枢,和主帅不存在利益冲突。

相反,在后勤补给、友军配合、地方协助等各个方面,将领未必擅长沟通和协调。

但是有个比他更有面子的监军出马,那就容易多了。

所有但凡监军起了坏作用的,都是监军的权力被放大,可以直接插手军事。

而且这个监军对自己的能力全无自知,也真的动用了这项权力的时候。

这一战,如果吃了败仗,晋王监国期间的诸般动作,都会被人牵强附会地扯出来,做为弹劾他造成了这一后果的证据。

但是被弹劾,赵璩是不在乎的。

大不了回去做个闲散王爷呗,他本来也不爱管事。

他之所爱,唯醇……美人美人耳。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