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吉时是按出现在宗阳宫正门前的时间来算的。
杨沅早已带着一群伤兵、老兵,按照他们的速度,从崇新门到宗阳宫反复走过很多遍,计算出了准确的时间。
因此,到了预估时段,杨沅一声令下,顿时龙旗招展,邵宏渊提马挥剑,大军开始向城内开拔。
走在最前面的是,是威武雄壮的禁军队伍。
他们这支队伍,是此前不曾赴两淮参战的,所以一个个甲胄鲜明,英姿勃发。
骑卒甲胄鲜明,鞍鞯整齐,佩刀挂盾。
高执红缨长漆枪,银亮的钢枪尖刃寒光闪烁,其势如山倾岳倒,令人震撼。
步卒的笠盔红缨迎风飘扬,手中的长枪大盾整齐如林,脚步铿锵,其徐如林。
其后,则是那支刚刚参加了灵壁大战的八千劲卒。
他们很多还伤势未愈,但是刚刚经历过这样一场大战,每个人手上都带着好几条人命,那种凛然的杀气,却是前军中很多禁军士卒身上也不具备的。
它肉眼不可见,但每一个看到这支队伍的人,分明都能感觉到,它就像一股冲霄的狼烟,气势如虹。
再之后,便是老兵队伍。
为了不扰民,这支老军队伍都是从临安和临安周边一日路程之内请来的老兵。
他们很多人如今的模样,真的与军人似乎没有半点关系。
白发苍苍的、满脸皱纹的、大腹便便的、步履蹒跚的……
体形也是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以致于他们身上那套变了色的军服,都不太合身了。
甫一看到这样一支队伍时,围观的百姓顿时轰堂大笑起来。
但是,笑声很快就平息了。
那些老兵,不管是怎样的体态,不管是怎样的年纪,哪怕是那身体发了服,一套军衣穿在身上,已经把赘肉都绷出了轮廓,他们也是昂首挺胸,神情肃然。
尽管路边有人在大声发笑,他们的目光也没有旁移一分,而是紧紧地握着他们的老伙计,曾陪伴他征战沙场的刀枪,步履坚定地前行着。
那虔诚的神态,竟似比最前方唇上还带着稚气的绒毛,从未曾上过战场的新兵,似乎还要……
更有少年气?
笑声渐渐停歇,围观百姓的神情也渐渐肃穆下来。
先是衣甲鲜明的新兵,接着是战袍破损的战士,然后是两鬓斑白的老军……
他们这三个方阵,就仿佛是走完了一个战士一生的历程。
很多文人看不起武人,文臣一生宦途,归宿是致仕还乡,悠游泉林,含饴弄孙,而武人呢?
你所拥有的一切,就是他们用性命换来的,又何以轻鄙武人?
当老兵队伍举步的时候,杨沅向李显忠示意了一下,正了正仪刀,便提马跟上了队伍。
他佩的是一口仪刀,虎皮为鞘,镶金嵌玉,十分的精美。
不过,刀身实是木质鎏银的。
杨沅此刻其实是一身文臣装束,并未如李凤娘所想,穿着一身盔甲。
如果杨沅此刻一身戎装,会比较刺激到某些人脆弱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