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京城已被任得敬的势力彻底控制,现在正在进行最后的清洗。
天子五卫中的大通军,驻地距离京城只有四十里。
此时,大通军的五千兵马已经得到消息,正匆匆赶往皇城。
皇城城墙之上,滚木擂石、一匣匣箭矢正在搬运上去,准备击退大通军的进攻。
河套地区很多地方的驻军,早已由任家控制的,此刻都按兵不动。
仍然效忠于拔跋氏的武装,此时还不知道京城剧变。
而时寒、郭棣等大宋兵马,过了应理城后,便在西夏内应的配合下,分路进击,截围仍然忠于西夏皇帝的军队。
他们要抢在这些武装获悉消息之前,对他们实施包围。
其中高敢、杨万里、陆游、甘泉等一行人,率领行营和火器营、疯魔营官兵,疾驰兴庆府,以接收、掌控这座西夏皇城。
此次西夏政变,由于内应是实力还在西夏皇帝之上的大夏国相任得敬,可以说其顺利程度,在西夏国的历次政变中,都是前所未有的。
政变次日中午的时候,兴庆城内就已基本恢复了平民百姓的日常活动。
虽然,很多地方多了许多持戟佩刀的官兵巡弋。
大通军没有什么攻城器械,在京城已经失陷,且守城器械充足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打进城来。
他们只有五千人,如果能杀进城来尚有一番作为。
但只是用来攻城的话,就算有攻城器械,也不足以产生威胁。
因此在留下几百具尸体之后,就萌生了退兵之意。
可这时候,西夏皇帝李仁孝被推上了城头。
陪在他身边的,还有三位披头散发、沮丧不已的亲王……
西夏皇帝和第一顺位继承人的三位亲王,俱被生擒活捉。
大通军虽然忠于西夏皇帝,可是面对这种局面,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了。
大通军的将领们在阵前开了一个小会。
他们研究出来的应对方案分别如下:
一、北逃。前往黑山威福军司。
不过,一旦失去河套,黑山威福军司能干什么呢?
僵持对峙之后,投靠金国?
否则,粮草补给都没得补充。
二、穿越大沙漠,前往河西走廊,投靠拓拔厚。
可是,军中现有存粮和物资,不足以穿越沙漠。
毕竟,他们是卫戍兴庆府的禁卫军,日常补给从兴庆府调拨,军中不需要长期的储备。
三、突围,去汇合宣威军、鸣沙军和威地军。
但三军汇合,也不到一万五千人。
现在已知西夏国皇帝、第一顺位继承人的三位亲王、两宫太后、皇宫,一窝蜂被抓了。
篡权政变者是国相任得敬,大部分军司都在任得敬的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