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吴挺原地结阵,与金兵对峙苦战。
而后面的金军也追了上来,吴挺彻底被围。
消息通过斥侯兵传到宝应城,杨沅一度萌生了亲自带兵去给吴挺解围的念头。
但是,最终他打消了这个想法。
吴挺年纪虽然不大,却是从懂事起就在西军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人。
他从山阳城撤军的时候,不会不考虑金军的兵种构成。
尤其是完颜亮御驾亲征,铁浮屠是必然要出场的。
既然考虑到了,吴挺一定有他的打算。
杨沅若此时率主力,尤其是已经乘船沿长江一路东来,及时赶到他身边的火器兵前去救援,确实能给吴挺解围。
但是,吴挺立威于淮东宋军的时间,只怕就要延长许久。
吴挺不至于连突围救援的事都做不到,但是自己在这里却没有接到一个求援消息……
最终,杨沅选择了按兵不动。
这是风险,也是风头,杨沅把它们全都信任地交给了吴挺。
果然,危急时刻,虞允文出现了。
杨沅就算此时提兵救援,也不可能抢在虞允文的前面。
这显然是吴挺事先安排好的接应人马。
虞允文人还未到,洪水先来了。
附近两条河流,被虞允文的兵马截断河流,蓄水已经三天了。
冬季河水虽然较少,可是蓄水三天,决堤的场面,还是非常壮观的。
吴挺被困的所在,“恰巧”是一片低洼且平坦的区域。
当然,以这两条河流的蓄水量,尚不足以冲毁什么,甚至……一个人都没淹死。
毕竟这水蔓延过来时,最深处不过及腰,最浅处刚过马蹄。
可问题是,就因为这场弱到可怜的洪水,地面一片泥泞。
铁浮屠一下子就成了没牙的老虎。
铁浮屠机动性差,严重依赖地形,且惧怕消耗战、惧怕远程破甲武器。
宋军虽然不具备后世的蒙古兵那种“放风筝”战术,但他们自有他们的应对手段。
在这场一个人也淹不死的大洪水蔓延过后,虞允文就领着此前在山阳守城战中都没有出现过的虎蹲炮营、投掷弹营、神臂弓营出现了。
金军汲取了西夏兵的教训,在得到宋国的火药配方之后,曾经对战马做过防惊吓训练。
剧烈的爆炸声和火焰浓烟产生的惊吓效果,对于金军的战马已经大为削弱了。
可问题是,重甲骑兵踩着湿地烂泥,根本就是步步跋涉,艰难无比。
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虎蹲炮,还是神臂弓、投掷的炸弹,都是能穿重甲的。
那些金国重甲骑兵,就成了一个个活靶子!
吴挺为了尽快树立自己的威望,从而对淮东宋军形成绝对的掌控力,不惜以自己为饵,死守山阳城。
看到城头是淮东御前诸军都统制吴挺的大旗,这个饵迫使完颜亮不得不调集重兵,并且派出了他最宝贝疙瘩的铁浮屠。
而吴挺坚守山阳城,在给金兵留出了充足的调兵遣将的时间后,仍旧以自己为饵,把追兵一步步诱入了预设的战斗阵地。
这里不是埋伏圈,在这种一马平川,一览无余的地方,如果早早埋伏下人马,一定会被金国斥候发现的。
但这里又确实是埋伏圈。
当洪水过处,一片泥泞后,虞允文的步军司,扛着小炮,背着炸弹跑步抵达了预设包围地点。
此一战,持续了一天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