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nbsp;nbsp;nbsp;nbsp;到时采来做成柿子饼,上头裹上层厚厚的糖霜,或者熬出桂花糖浆混在一起,烤出一个个香甜酥软的柿子挞,必定不错。
nbsp;nbsp;nbsp;nbsp;这样想一想,傅媖双手合揖对着那株柿子树煞有介事地念念有词起来:“好树好树,认真结果,回头我就给你添肥。”
nbsp;nbsp;nbsp;nbsp;沈清衍在书室里望见,抄书的手顿了顿,虽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但莫名好笑。
nbsp;nbsp;nbsp;nbsp;方才傅媖已经问过他去书室做什么,沈清衍回说是要给学生抄录几篇文章。
nbsp;nbsp;nbsp;nbsp;傅媖才知道,原来他教的几个孩子虽然都是镇上乡绅家的子弟,可毕竟响水镇只是一隅颇不起眼的镇子,镇上的书肆里书并不多。平日里若想多教一些,就得靠他将文章先默下来,多誊录几份,再拿去给学生诵读。
nbsp;nbsp;nbsp;nbsp;傅媖将院子看过后,出门左转,往灶房去。
nbsp;nbsp;nbsp;nbsp;村镇上的人吃宴席,习惯走时打包些饭菜带走,以免浪费,昨日来的宾客又多,便没剩下什么饭菜。
nbsp;nbsp;nbsp;nbsp;她在灶房里转了一圈,找出了昨日厨娘做菜剩下的一只鸡和些许时蔬,眼神不由一亮。
nbsp;nbsp;nbsp;nbsp;近一个月,她在孙家没有闻见半点儿肉香,肚子里已经丁点儿油水不剩了。
nbsp;nbsp;nbsp;nbsp;略一思索,傅媖挽起衣袖,利落地动作起来。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清早起来一睁眼,沈清蘅就听见临街的叫卖声。
nbsp;nbsp;nbsp;nbsp;她家住在桥头第一条巷子里,平日里去哪儿都方便,可就这一点不好。每天一早起来桥下那些卖鱼虾河鲜的摊贩就会蹲在那儿吆喝叫卖,买东西的人叫没叫过去几个不知道,反正是把她给叫醒了。
nbsp;nbsp;nbsp;nbsp;她嘟哝着准备去灶房打些清水来梳洗,可一走到门口,就闻见股浓郁的香气。
nbsp;nbsp;nbsp;nbsp;这可奇了。
nbsp;nbsp;nbsp;nbsp;除了昨日喜宴,厨娘在灶下做菜,这两个多月来她家的灶房还从来没派上过用场。
nbsp;nbsp;nbsp;nbsp;灶膛里柴火劈啪作响,火烧得正旺,陶灶上左边那个火眼放了木甑,右边是铁锅。铁锅里正咕噜咕噜烧着沸水,木甑上盖了盖子,上面白汽氤氲,甑锅里散发出混着淡淡酒气的肉香。
nbsp;nbsp;nbsp;nbsp;显然,她闻见的香味就是从这里头传出来的。
nbsp;nbsp;nbsp;nbsp;傅媖没留神她已在门边看了好久,正专心致志地清洗盆里的荷叶,先舀一瓢水泼下去,然后再用指腹顺着叶脉一点点揉过去,确保每一处都干净。
nbsp;nbsp;nbsp;nbsp;等荷叶都洗过一遍,傅媖挨个丢进那口铁锅里,拿双筷子,正面烫一下,反面烫一下,再捞出来备用。
nbsp;nbsp;nbsp;nbsp;焯过水的荷叶被放进白瓷盘里,色泽已转为深碧。
nbsp;nbsp;nbsp;nbsp;外头雨声不知不觉又响了些,房檐遮不住斜落下来的雨水,沈清蘅便迈步跨进门来,站到她身后。
nbsp;nbsp;nbsp;nbsp;傅媖她抓起一把先前清洗泡好的白米,放到荷叶上,然后再填一些先前切好的鸡丁,米粒饮饱了水,个个舒展开,白胖晶莹,煞是好看。
nbsp;nbsp;nbsp;nbsp;沈清蘅只见她一双手灵活地左翻右折,最后再转个面来,一个四四方方的荷叶饭包就已经做好,摆进旁边另一个空闲的木甑里。
nbsp;nbsp;nbsp;nbsp;等甑锅摆满,再加笼屉,沈清蘅在一旁默默数着,发现她做了足有二三十个。
nbsp;nbsp;nbsp;nbsp;她想了想,走上前问:“嫂嫂可是要把这锅里的水泼了,放木甑上去蒸饭?”
nbsp;nbsp;nbsp;nbsp;傅媖这才回过身,看见她。
nbsp;nbsp;nbsp;nbsp;少女的眉眼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不那么清晰,但她身上藕粉色的罗裙却很好地成为身后雨幕里的一抹亮色。
nbsp;nbsp;nbsp;nbsp;见傅媖点头,她笑着上前把铁锅从灶上端下来,倒走里头用过的水,又将木甑抱过来,学旁边那只,放到灶上,盖上木盖。
nbsp;nbsp;nbsp;nbsp;有她接替,傅媖便腾出手来,转身去掀开先前那口木甑上的盖子。
nbsp;nbsp;nbsp;nbsp;清香扑鼻而来,沈清蘅不由翘高了脚凑上前去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