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桃源逐人的规矩,却似乎与师父的教诲不太符合。
小家伙只得苦笑一声。
立下这规矩的大和尚法诚,当真是梵音寺的弟子吗?
“世道不公,礼法浑浊。”
褚果垂眸道:“倘若要花费力气救人,就要救那些值得救的人。那对父子今日可以为了一碗粥打破可怜女子的头颅,明日就可以为了一袋米,杀死一个活人……若不严惩,明日又会有几人为了粥食大打出手?这桃源村,还能支撑多久?”
“……你说得对。”
密云想了很久,弱弱开口。
的确。
这一路出使,妙真师叔就常常对自己说,师父的“道”太过软弱,太过仁慈。
佛门行事,不能只有菩萨心肠。
还得有雷霆手段!
救一人是救,救千万人也是救。
道无大小,渡世渡人,却有大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越是乱世,越需要立清规矩。”
褚果遗憾说道:“只可惜……这沅州支离破碎多年,也不知将来有没有人,能立下能够令人信服的‘规矩’……”
谢玄衣默默看着褚果。
这番话,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小家伙了。
虽有仁心,却不愚善。
这很难得。
“小楚大夫……”
便在此时,一个柔柔弱弱的声音响起。
远处,一位瘦瘦高高的年轻女子,捧着一沓叠放整齐的粗布麻衫前来,妇人面黄肌瘦,额头缠着白布。
谢玄衣眯起双眼。
如果没猜错,这就是前阵子被打破脑袋的可怜女子?
“郑大夫,小楚大夫,多谢救治之恩。”
可怜女子声音沙哑,满怀谢意:“这是宛儿提前织的厚布衫,今年过冬,可以穿上御寒。还请两位不要嫌弃,千万收下。”
“过冬还早,暂且不急。”
褚果摇了摇头,并没有收下布衫。他盯着女子面容看了看,认真问道:“这几日都在按时煎药么?还有头疼么?”
“这几日按时服药,不曾头疼了。”女子小声恭敬道。
“你也算是福祸相依。”
褚果轻声道:“你不必知晓是什么缘故,只需要知晓,前阵子那场灾祸,恰好治了你多年头疾……好好养着,最多再过半年,就可轻松了。”
“果真吗?”
女子闻言,满眼都是掩不住的笑意,道:“郑大夫,您可真是教了个好弟子……”
老郑来不及回应。
这女子便将布衫摞在老郑膝上,欢天喜地走了。
“神海常年淤塞,因为一朝破裂,淤血淌出,故而疼痛消解,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