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3章 溯其源(第2页)

第一件要事,就是?拨出一笔银钱,专门?问百姓收蝗虫,价格也不贵,十来?文钱一石收,百姓也乐意。

毕竟此时,秋收已?过?,还不敢晒粮,除蝗人人都愿意为之,又能换点钱,何乐而不为呢?

且此时,遍地都是?残存的蝗虫,随手一搂就是?一斗,一石并不难凑。

公文一经张贴,家家户户就开始捕捉蝗虫。

大堆的蝗虫被送到仓库,密密麻麻,相当吓人。

程丹若问谢玄英:“这些收回来?打算怎么办?”

他道:“烧了?”

“这太浪费了。”她考虑,“蝗虫能当鸡鸭的饲料,还能养鱼虾,作为猪饲料应该也不错——先试试,晒干磨粉,看鸡吃不吃,吃的话?应该就不要紧了。”

蝗虫有一定的毒性,但?经过?高温蒸熟后?,毒性会挥发一部?分,再暴晒,或许毒性就微乎其微。

假如能够使用,无疑又是?一种废物利用,总比人自己吃好。

谢玄英没听过?这样的说法,但?道:“听你?的。”

程丹若就命人买来?石磨,将虫堆在空地暴晒,晒干后?,雇人将其磨成粉,不必磨得多细,粗点也无妨。

磨完后?,装袋储存,使用前再蒸熟,试着给衙门?里的鸡鸭投喂。

动物对有毒物质有天然的敏感度,有毒就不会碰。

程丹若衷心希望这法子有用,不止国库穷,大同?府衙的银库也很穷。

但?凡是?想为百姓做事的,库里哪里存得下?钱财来??

大约忙碌了五日,各地百姓将遗留的蝗虫捕获得七七八八,就该进行下?一项工作了。

所谓“秋耕熟地,春烧荒坡”,这是?对付蝗虫最?为要紧的两件事。

如今是?秋季,就要再大规模地翻一次地。

按照钱师爷的说法,这是?要除蝗蝻的遗种,借秋天阳气入地,将其暴晒而死。

程丹若特地去围观了这件事。

和鞑靼互市两年,大同?不缺牛羊,就令它们身上绑着耕犁,百姓一声鞭响,它们就撒蹄狂奔,将收割过?的土地重新翻了起来?。

她蹲在地里,拿花锄扒半天,拣出些许和土色相近的长条物,问当地老?农:“这是?吗?”

“对,这是?蝗子,晒一晒就死了。”老?农狠狠地踩上去,重重碾几下?。

程丹若本想说,蝗虫卵的经济价值也挺高,但?转念一想,这地里密密麻麻的,挑也挑不过?来?,还是?算了,留在地里施肥也不错。

这样的翻耕,又持续十来?日。

等到做完,就该赈灾了。

谢玄英派护卫骑马前往底下?各县,确认遭灾的田亩数量,假如有孤寡之家,登记名册,定点赈灾。

这么做虽然费人费力,但?省钱。

别忘了,今年可是?有考成法,大同?这边受灾轻,朝廷几乎不可能减免赋税。而河南山东那边遭灾,粮食产量下?降,是?灾年,损失可谓惨重。

谢玄英不想要灾款,反倒希望大同?这边能多上缴点粮食,以便朝廷调度。

但?程丹若说:“算了吧,我们粮食交上去,不知道落进谁的口袋,赋税差不多就行了。剩下?的先在粮库放一放,万一明年年景不好,还能借给百姓。”

谢玄英尚且犹豫:“大夏何止大同?一地?”

“我们只能管大同?一地。”程丹若说,“什么时候你?当了户部?尚书,再来?考虑这个吧。”

毛巡抚的前科在那里,谢玄英也没那么信朝廷大人们的节操,遗憾了片刻,还是?答应了。

但?他道:“今年红薯收成不错,我要写奏疏给陛下?,建议广栽良种。豌豆不过?豆类,不如红薯果腹。”

“这是?应该的。”

元朝时,人们就知道挑选农作物抵御蝗虫了,比如芋头、桑、豌豆,都是?蝗虫不喜欢的植物,广为种植,可有效降低损失。

可这哪有红薯好啊!

红薯和土豆,那是?淀粉,是?粮食。

热门小说推荐
逍遥小贵婿

逍遥小贵婿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青云路:胜天半子

青云路:胜天半子

叶明轩重生回到二十年前,掀起官场波澜。既然没有侯亮平的家世,就要学习祁同伟的奋斗,敢与人争,胜天半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