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8章 蒸蒸日上(第1页)

“哈哈,节帅如今也是县公了!”

“这算什么,看看这个……”

“朝廷不给节度使旌节,结果还不是给了节帅都护府大都护的官职。”

“这些绢帛织锦和金银玉器得值快二十万贯了吧?”

“看卖往何处,若是卖往关内道,那肯定价值二十万贯了!”

九月初,陇右都护府正堂内,高进达等人看着从渭州送来的圣旨,每个人脸上都笑容难掩。

主位上的刘继隆也展露笑容,但不是因为擢升官职,而是因为又从朝廷身上薅了一把钱财。

尽管对于大唐来说,这些绢帛织锦不算什么,但却足够刘继隆做很多事情了。

“好了,等正月麻布织出,与这批绢帛一并贩往关内道,其它的彩锦、织锦和金银玉器就留下吧。”

刘继隆对众人开口,随后看向高进达道:“山南那边,阿翁给我送来书信,看样子今岁过后,他便要前往朝中为官了。”

“阿兄评了洋州刺史,杨参军也被充为翰林学士,接下来应该就是阿翁了。”

“他们调走后,我们的口马贸易必然会受阻,各州县刺史、县令的事情,你需要打点。”

“这些织锦、彩锦和金银玉器,便交给你打点吧。”

“此外,贩卖关内道所获钱财,半数与剑南道的杨复恭交易粮食,以剑南道的粮价,十几万贯能买三十几万石粮食了。”

唐廷对河西拆分成功,自然是要对陇右下手的。

只是直接下手的后果太大,因此要削弱刘继隆,必然先将其周围有利于他的因素给剪除才行。

山南西道的封敖、封邦彦、杨知温便是朝廷下手的目标。

不过陇右在山南西道经营这么久,可不是更换个节度使就能剪除的。

因此面对刘继隆的安排,高进达恭敬作揖,随后才道:

“各州县刺史、县令都知道了封尚书要被调回京畿的事情,都想着在封尚书走前,安心的做一批口马贸易。”

“眼下有好几批口马,都在从利州和兴州的方向进入陇右,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万二千余口。”

“这批百姓,下官打算按照此前定下的规矩,先迁徙至鄯州。”

“其它州县的官员若是见到还有州县官员与我们交易口马,必然会动心,争先恐后的做批买卖。”

“后续的这些人口,再等开春后迁入廓州。”

高进达已经想好该如何继续口马贸易了,其建议让刘继隆颔首认可。

见刘继隆颔首,高进达也继续道:“剑南道那边,自从我们上次退回老弱后,白敏中和杨复恭倒是后退了些,这个月交易的两批口马,基本都是青壮,数量一千五百多人。”

“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刘继隆轻笑。

白敏中和杨复恭始终控制着迁入陇右的人口,从双方开始贸易算起,从剑南道迁入的人口不过堪堪过万。

相比较之下,山南西道迁入的人口却已经突破四万了。

虽说各州县官员的利益已经和陇右捆绑一处,但封敖走后,各州县官员肯定不敢像现在一样,大张旗鼓的贩卖口马。

山南西道的口马贸易量无疑会降低,剑南道又因白敏中所阻而数量不多。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几年里,陇右的人口迁入速度不会太快,也不会太多。

这般想着,高进达与崔恕脸色都浮现难看,倒是刘继隆心里有底,并不着急。

“秋收的事情,还得你们多用心,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忙的,大可说出。”

刘继隆对众人安抚着,见状高进达等人也先后作揖回应,随后离开了正堂。

见他们离去,刘继隆也返回了内院,见到了为他织布的封徽。

“衣服让下面人去弄就行了,你不用亲自动手。”

刘继隆靠近开口,封徽却恬静道:“人皆知郎君节俭,妾虽比不得郎君,但织些衣物却不成问题。”

让名门嫡女为自己织布,世人见到,恐怕会惊掉眼球。

热门小说推荐
定河山

定河山

传说中破军七杀贪狼三星齐出,便是天下板荡改朝换代之时。一个表面看还处在盛世,但平静的表面下却是危机重重。内有诸王夺嫡,外有敌国虎视眈眈的朝代,却突然出现三星联动的天象异变。暗藏野心,手握天下财富有三成的勋臣之后。夺嫡之争越演越烈,甚至动辄刀兵相见的诸皇子。雄踞西北,一心想要割据一方的游牧铁骑。还有潜藏在西南,时刻不忘恢复故国的前朝余脉。三凶星的预言,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黄琼,一个自幼生长在冷宫中的皇子,面对复杂的局面,究竟该如何破茧而出,该怎样才挽回危局重定河山?...

娇娇怀孕后,傅家太子爷每天按时回家

娇娇怀孕后,傅家太子爷每天按时回家

简介意外的一夜,苏甜怀孕了,可是她才十九岁。面对比她大十几岁的大叔,苏甜是不安的。但是,家人非逼着她嫁给六十岁的老头,她没有办法,只能联系大叔。大叔却一口肯定,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并且亲自上门提亲。被势力父母侮辱拿不出彩礼的大叔转头吩咐助理带着六百万现金上门。泼天的富贵瞬间砸晕了势力父母。彩礼给你们双倍,以后苏甜跟你们没有任何关系。大叔带着她从卑微的原生家庭离开,开启了新的人生。别墅,大叔隐忍的将她抵在墙上小东西,你要是再不生,我就忍不住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