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科技是夏都重工冲击国际市场的关键。
人才储备是关键中的关键。
与其现用现找。
不如投资建立属于集团的人才培养基地。
夏都大学属于试点。
未来,还可以在其他的专业院校扩展开来。
李高明拿着小本本,将赵天盛说过的话全部记录下来。
“夏都大学这些年因为资金问题焦头烂额,老李,这里没有外人,有些话我就直说了,穷人乍富是个什么心态,你应该是清楚的。”
“赵总,我明白。”
李高明点点头。
赵天盛是担心夏都大学拿到海量资金,某些款项会用于不该用的地方。
甚至于出现中饱私囊的局面。
赵天盛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情你要注意,校招过程中多招一些材料学方面的学生。”
“这些年的发展下来,国有企业在编员工几个字已经不吃香了,不要总抱着进入夏都重工,等于送你铁饭碗的心态。”
“年轻人心高气傲,未必会看到所谓的铁饭碗,该给的福利待遇,一点都不能少。”
“特别是技术专家,如果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大学,科研院所已经向他们抛出橄榄枝,我们就加价。”
听到这里,李高明停止记录,说道:“加多少?”
“一倍。”
赵天盛竖起一根手指,说道:“黄金有价,人才无价,白头鹰为什么能率先研发出五代机,隐身战斗机技术,拥有B2战略轰炸机这种恐怖的大杀器,说是用资金堆出来的高科技,我看等是科研人才集体作战的功劳。”
“我们想要反超超级大国,既要加强对外部人才的吸收,更要重视起内部的人才。”
“看上去,我们给予一名高级专家的待遇,一年下来可能要一两百万,但是换一个角度想,一个技术突破带来的利润和价值,或许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大到飞机大炮,坦克潜艇,卫星火箭,小到收音机,电视机,甚至是自行车,全都离不开材料。”
“明白吗?”
“赵总放心,我会用最真诚的态度,帮助集团大量招聘高级科学家,具有各方面能力的优秀毕业生,也会重点注意材料学方面的人才。”
李高明的办事能力,赵天盛还是信得过的。
有能力,会做人。
相当于现代版的和中堂。
虽说有些小毛病。
不过人非圣贤,谁敢说自己没有软肋和缺陷。
水至清则无鱼。
有时候也未必是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