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姚广孝最近几天一直帮着杨士奇,一起处理《大明日报》的工作。
报刊初办,编辑人手不足,开始的文章都是由杨士奇一个人写的。
这个工作任务太繁重,自然不可能一直长期维持。
特别杨士奇还要帮朱允熥出谋划策,处理朝中的事务。
姚广孝加入之后,他的担子就轻松了许多。
须知道衍和尚儒道释三家兼修,学识渊博。
要不然,历史上的永乐大帝,也不会令他主编《永乐大典》。
这样的高级人才,做大明日报的报社主编,自然能轻松胜任。
杨士奇也能腾出时间来,招募文人来报社担任编辑。
他如今到吴王府邸办事,更是受封翰林院侍讲学士,一步登天,已然在整个金陵城,乃至天下读书人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虽然朝廷文官大多与朱允熥作对,但那也是暗底下的,公开可没有人敢。
名利二字,从来最是诱人。
那些还没有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或者虽有功名,但还没有安排官职差遣的人,若有机会能进入吴王府办差听命,还是趋之若鹜的。
朱允熥身份太高,很多事情,反而不好去做。
杨士奇是读书人,在金陵城也有认识的同窗好友,故交书生。
他去出面邀请,那些人都是受宠若惊,欣喜若狂,几乎没有人会拒绝。
吴王可是监国。
那日在朝堂上,陛下说的话,也已悄然传开。
谁都知道他多半要被立为储君,将来执掌大明帝国。
此时能到他府中办差听用,待到吴王有朝一日登基称帝,那就是潜邸旧臣,前途不可限量。
别说是还没有官身的读书人,便是已有官职的低阶官员,若能有机会接近吴王,得吴王殿下另眼相看,那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报,没有人能拒绝。
陛下已然年老体衰,谁都知道,陛下在世的时间,恐怕不长了。
此时让一个七品县令,换一个潜邸奴婢的身份,官员们都是求之不得的。
至于朝中的高品文官们,其实也不是完全铁板一块,许多人已开始悄然动摇。
他们中只有一部分与朱允炆绑定很深,其他人则未必。
不过,身为朝中重臣,他们还有资本可以暂时保持观望状态。
有了新的人手不断加入,杨士奇和姚广孝就能从每日写文的繁重任务中脱身,只要审核把关就行了。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写了不该写的东西,有新人加入之后,朱允熥便建立起了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
最后定稿出版印刷发行前,还必须由杨士奇亲自签字确认。
如今的大明日报,被分成了四个版面。
一版仍是写老朱的故事,二版也还是普法。
三版则是写朝廷的动态,当然并不会涉及什么机密,主要是宣传大明朝廷最近帮老百姓做了好事。
比如加固了某段河堤,新修了某条道路,修缮了某某城墙。
或者某地受灾,朝廷下旨减了一些税,宣传天恩浩荡。
再或者某个贪官犯法,欺压良民,杀之以正国法,还百姓朗朗乾坤。
……
这就是占领舆论的阵地了。
卫蓁娇媚动人,出生名门,是长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娇花。婚事在即,她即将嫁与年轻的太子。太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无人不道这是一桩好亲事。卫蓁却做了一个的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话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爱,娶她别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爱恋的阻拦。最后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宫,卫蓁则成了冷宫废后,早早香消玉殒。话本到这里结束,可梦里一切都在延续。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将军起兵谋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入宫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杀了皇帝,娶了卫蓁的牌位。从梦里醒来后,卫蓁出屋,望着自家后院那位时常来找阿弟一同练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祁宴出生高贵,意气风发,鲜衣怒马,是全长安城最耀眼的存在。若无意外,他会如他的父辈祖辈一样,一生戎马沙场,保家卫国。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来友人家做客。春日的微风荡漾,竹帘摇晃,玉佩碰撞声响起。少年转首,看到帘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春光明灭,女郎冷清美艳,一惯是不喜言笑。却在看到他后,唇角露出了一丝甜润的笑意,极致的明媚。十七岁肆意张扬的少年将军,轻轻愣住,平静回以一笑,耳后却涌起一层淡淡的薄红。他心中有一场春风化成的疾风骤雨,为她摇晃。此后无论春日秋时,都将逆流而上追逐她。那一日,他动了春心。祁宴向来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决心谋划得到那个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