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是DRD4基因变异吗?】
【多巴胺受体的问题?】
“接近了。“
楚衍肯定道,
“但更精妙的是基因组的协同作用,比如FOXP2基因让复杂语言成为可能,而BDNF基因则确保学习时神经元能形成更牢固的连接。“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基因叛乱。“
他的声音充满赞叹,
“科学家扫描围棋高手的大脑时发现,他们思考棋局时激活的不是认知区域,而是处理美食和性快感的奖励中枢。“
“这就是基因的狡猾之处。“
他继续道。
“它把最耗能的高级认知活动,包装成了最诱人的精神盛宴,就像把西兰花做成巧克力味。“
直播间里,有家长发问。
【那为什么我家孩子还是讨厌学习?】
“问得好。“
楚衍点点头,
“因为这套系统有个致命缺陷——延迟满足。”
“基因需要确保你学的是真正有用的生存技能,所以它设置了严格的学习反馈曲线。“
“问题出在现代社会。“
楚衍的声音带着批判,
“我们把数百万年进化出的精密学习机制,硬塞进统一的教学大纲里。“
“这就像用石器时代的大脑,玩量子计算机的游戏。“
他比喻道,
“原始社会中,学习狩猎技能的平均反馈周期是三天,而现代学生要等十几年才能看到学习有用的证据,基因说,这交易太亏了!“
他列举了一系列数据,
弹幕里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
【所以短期反馈很重要?】
“关键是要让大脑觉得,这是你自己发现的宝藏,而不是被迫吞咽的药丸。“
他强调。
“这场基因与认知的博弈仍在继续。当我们刷短视频时,原始基因在欢呼多好的信息收集,当我们深度阅读时,新基因在低语这才是真正的营养。“
楚衍上升到新的高度。
他看着弹幕,嘴角浮现出一丝了然的微笑。
观众们终于理解了他想传达的核心。
天赋的本质,或许不在于智力或能力的绝对高低,而在于基因编码的痛觉阈值差异。
那些被称为天才的人,大脑在处理特定信息时,天然会分泌更多的内源性阿片肽和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