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单有个体天才还不够。”
“真正的文明跃迁需要认知共振,当足够多的普通人达到某个临界理解水平时,天才的发现才能被接纳和应用。“
楚衍突然调转话锋。
“这些超前认知必须等待集体学习水平跟上。“
“就像种子等待合适的土壤。“
楚衍解释道。
“不过这就造成了现代教育的根本矛盾。“
“一方面需要标准化教学维持文明基准线,另一方面又必须保留足够的认知痛苦来筛选突破者。“
楚衍的声音带着无奈。
“而且这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因为文明既需要稳定的基石,也需要冒险的先锋。“
他叹息道。
“纵观历史,每个重大进步都建立在无数失败的学习尝试上。”
“那些在图书馆熬夜的身影,在实验室重复的双手,在田间地头记录的笔迹,他们中绝大多数不会成为科学家,但正是这些普通的努力,构成了天才诞生的必要背景辐射。“
楚衍的声音变得沉重。
【就像粒子对撞中绝大多数碰撞都没价值,但没有这些碰撞就永远发现不了希格斯玻色子】
“精妙的类比!“
“普通人痛苦学习的价值,就在于维持那个能让突破性发现出现的概率场。“
楚衍眼前一亮。
“学习是人类对抗蒙昧的战争。”
“是文明延续的火种!”
“是亿万个普通人用生命铺就的进化之路!“
直播间鸦雀无声。
只有他沉重的喘息。
“我们不该糟蹋这一份传承。“
“记住,没有民众的土壤,再好的种子也会枯死。”
“那些引以为傲的智慧火花,不过是千万人智慧长河中的一滴水。“
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楚衍的胸腔仍在剧烈起伏,
他凝视着漆黑一片的弹幕区。
意识到自己方才的爆发不过是在认知的铜墙铁壁上又添了一道徒劳的刮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