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8章 人性(第2页)

可商议出来这个可能的当天,向贵妃便到了帝王身前。

传言是妖妃谗言,说是永王年弱体衰,怕是担不了如此重任,且前线危险,她便这么一个孩子,请陛下多家怜惜。

其实余姝觉得这段话有问题。

实际上黎志三十四年,也就是永王十六岁的时候,便带兵前往过草原,仅仅三月就击退了南下的草原铁骑,可以说一句用兵如神。

这段话出自《黎志天典》是本朝修缮誊写的,抹黑永王是必然,只是这有点儿离谱。

依照魏语璇和余姝看,这更像向贵妃和永王察觉到了这场海战有鬼,所以才干脆推太子出去。

可也就是这一次,让太子凭借军功反败为胜,拥有了平定海上之功,回朝后原本处于弱势的太子,立时便再次和永王一党平分秋色。

从此之后永王一党逐渐显露颓势,直至落败。

余姝和魏语璇都是做分析的好手,她们看完朝堂局势之后便提出了两个疑点。

第一,向贵妃和永王所感受到的鬼究竟是什么。

第二,太子这场超凡的战役究竟是怎么打出来的。

低一点不着急寻求真相,反倒是第二点余姝更有兴趣一点。

她们拿了沙盘重新推演了一番。

尤其是在海上与海寇对抗时,那叫一个用兵如神直捣黄龙,堪称优越。

这也是余姝过去上课时推演过数次的战役,可到了如今她却怎么看怎么觉得有问题。

这种问题直到她看到了书社中一封来稿才如同破除云雾,骤然惊醒。

那封信是对当今皇帝此战的赞颂,但是他没有用永王来对比,而是用了历史上的名将来进行对比。

他用了封侯沐冠的几位将军的功绩与皇帝此战进行了对比,直言他们都差了点意思,海上海寇这么多年都没人能彻底打老实,他们陛下却年纪轻轻的就打到了海寇老家,令其俯首称臣。

他自然是有夸张成分在其中的,可也点醒了余姝。

她应该对比。

圣上的功绩其实很少有人敢直接对比,就算对比也必须圣上第一,所以总会有些言过其实。

但余姝搜寻了几名海战大将和皇帝对比后发现皇帝确实比这些人都厉害,同等或差不多的条件下,皇帝还是东宫太子时海上的战役太漂亮了。

可是她再纵向对比后却发现了不对劲。

皇帝一生没打过太多仗,皇朝已经延续了四五代,周边的不同民族国家威胁现在其实很小,魏国战将很多,东南西北都有不同的人才驻扎,压根轮不到皇帝上场。

可是在他做东宫时也是有过几场小战役的,虽然不算差,却也只能说表现平平,用兵中规中矩,大多都是胜利却不能说他是个有前途的名将。

反倒是年仅十六七岁的永王比他更优秀些。

同一时间,和死在海寇手下的安淮总兵比,他也是比不上的。

安淮总兵曾经官拜西北将军,是先帝手下待了二十年一刀一枪磨练出来的将领,虽然不说有多天才,却也是扎扎实实有军功多将领,在西北西南的战役胜多败少,而那些战役并不比海寇来袭简单,尤其安淮总兵极善守城,打不过还守不住吗?

若是安淮总兵打不过也守不住,按照皇帝在太子时期参与海战前的那几场战役来说,余姝并不觉得他就能打过。

而更令人觉得有些意味深长的事,自海战之后,当今皇帝再也没有上过战场。

其实皇帝确实很少上战场,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值得置疑的,有的皇帝甚至一辈子都没有出过皇城。

可当时的太子威势颇盛,有几次对外的战役其实是有人请求过先帝派太子出任,大多被太子派系下的人压了下去,甚至拒绝让太子亲临前线鼓舞一番士气做个吉祥物。

余姝对这一任皇帝的感官非常不好,所以也并不介意用最大的恶意揣测。

永王一党觉得这战有问题,那便是说明水平在当时超出太子一大截的永王对此也没有什么把握。

余姝没听说过太子手下现在有什么厉害的大将,并且那一场海战的指挥权全部在太子手中,不存在别人指挥的情况。

六月底已经一片山花烂漫,哪怕是粗旷的西北也能显露出它的柔情来,余姝这段时间脑子里全是海战一事,一身轻衫缓带坐在廊桥前,失神地瞧着院子里那株长得生机勃勃的芍药。

她曲起手肘拖着腮,一截落下的袖摆展露她白的仿若玉瓷的小臂,院子里吹来一缕清风,勾得她松松挽起的发稍都轻轻飘起来,略过她的脸。

余姝的眸光有些变幻莫测。

她想到了一个非常恶毒且令人有些不敢置信的推论。

当将所有的一切都组合到一起时,这个结论甚至自然而然的出现在了她心底眼前。

热门小说推荐
天医出狱

天医出狱

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