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5章 罗伦被贬(第3页)

一般认为,古籍中常提到的“两熟稻”和“再熟稻”包括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和连作稻等,反映了华夏稻作缺席制度的多样性。

双季稻的出现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增加粮食产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双季稻说白了,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

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就能收割早稻了,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十一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

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

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

吴有为记得在他穿越前看新闻,说201X年11月19日中午,在梅州兴宁龙某镇举行了“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1537。78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

1537。78公斤是什么概念呢?

三千多斤啊!

就算个整数,三千斤。

一个人一年才能吃多少米?

他不求古代能达到现代的那么高产,一半他就满足了好么!

而罗伦去的地方呢,气候特点是高温高热多雨,水稻极易有病虫害,要实现增产并不容易,还得有一些防治病虫害的举措等等.....

甚至可以实行三季稻,只要越往南,越热乎的地方,水稻成熟的就越快!

这话题不仅罗伦,连两位座师都跟着感兴趣了,双季稻倒是听说过,只是听说离开本地就活不成了。

原来是跟气温有关系吗?

吴有为还教他套种,水稻养鱼等等..这样可以防治水稻一些病虫害,因为鱼儿就是以虫卵和虫子为食。

又能将鱼儿的排泄物融在水里肥田....。

吴有为一边说,一边在心里感谢CCTV7频道,农业频道万岁!

“这样也不错。”听了吴有为的话,罗伦终于想明白了,为官与其勾心斗角,不如为百姓做点事。

“可是他去的是市舶司啊?”陈鉴提醒他们:“这是不是不太对?

明代沿袭前朝之制,市舶司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置提举一人,从五品;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属下吏目一人,从九品。

提举,或特派,或由按察使和盐课提举司提举兼任。

沿海的市舶司,隶属于布政司。

因此,税收大权完全掌握在布政司等长官手中。

“就是在市舶司才能这么做。”吴有为道:“去看看占城,据说占城有水稻良种,三月一熟....。

吴有为的话,犹如天边的惊雷一样,在众人的耳边炸响!

占人故地原是中国汉代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

公元137年,象林县功曹之子区逵(也作区达或区连,又称释利摩罗),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

国王独揽大权。释利摩罗及其后历代君主,力图向北扩张,同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不时向中国朝贡,进行贸易。

10到13世纪,占城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

1402年越南夺取占城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士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

但是吴有为记得,1471年,后黎朝黎圣宗亲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占王茶全,设置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归仁一带。

1693年,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擒占王及皇亲大臣。

1697年占城国灭亡。

真论起来,那地方还是中国的呢!

众人的呼吸都粗了不少,其中军伍出身的刘宣更是恶狠狠的道:“三月一熟,一年那破地方竟然...四熟?"

“是啊!”吴有为无所谓的道:“不过那地方人懒,一年三熟就够吃了,种稻子跟种草一样随便。”

热门小说推荐
皇后

皇后

她知,他袖纳乾坤天下,谋一旨姻契,只为金戈征伐。她知,他染尽半壁河山,许一世执手,不过一场笑话。她知,九重帘栊之后,他的金锁甲只为另一个她卸下。君兮君亦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