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命十年二月,孝庄文皇后由其兄吴克善送来清廷嫁与太宗为侧室。当时太宗的嫡室是谁尚不明确,有可能已经是孝庄文皇后的姑母孝端文皇后。而自天命十一年太宗继承汗位之后,到天聪六年备三宫之前,其后宫中已经有“中宫”和“西宫”两位福晋,其中“中宫”即孝端文皇后,“西宫”则是孝庄文皇后,被称为“西宫福晋”。
崇德元年,五宫建立,孝庄文皇后先是在五月被封于次西宫永福宫,满文作“hituringgaboo”③,直译为“有福宫”,封为“wargiashanifujin”④,直译为“西侧福晋”。至七月,又获得中原后宫式的封号,被封为“庄妃”,满文作“jingjifujin”⑤,直译为“庄重福晋”。太宗崩逝之后,孝庄文皇后所生的第九子福临作为五宫所出年纪最长之子被立为皇帝,并且入主中原。
在顺治一朝之中,无论是作为皇帝的生母,还是作为先帝五宫之一,孝庄文皇后对政治均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特别是在顺治六年孝端文皇后崩逝之后,孝庄文皇后的意见愈发重要。⑥
——————————
①《满文原档》,第10册,第323页。
②此段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谱系,整理自《钦定外藩蒙回部王公表传》《清朝满蒙联姻研究》《蒙古世系》。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20册,第705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18册,第1017页。
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阁藏本满文老档》,第18册,第1063—1065页。
⑥谨按,关于民间“太后下嫁”之说,此处不进行深度讨论。可参见孟森:《清初三大疑案考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以及诸多相关著作。
如前文所述,清代入关前后之时,后宫封号尊号系统尚未正式确立,在使用上颇为混乱。根据目前史料所见,清廷第一次使用“皇太后”这一尊号疑似是在顺治八年五月,《内国史院档》中有“上皇太后尊号行礼”一条,满文作“hūwangtaihcodewesihungebutukiychcdoro,”①由此可知,孝庄文皇后是在孝端文皇后崩逝之后才获得尊封,应该是清代第一位正式的“皇太后”。
对于其孙圣祖,孝庄文皇后十分用心地进行培养。从国家政务到个人修养,甚至戒烟少饮等私人习惯,“早失怙恃”的圣祖都受到孝庄文皇后相当深刻的影响。这种背景之下,孝庄文皇后与圣祖形成了非同一般的祖孙情谊。目前已知的康熙朝奏折内,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圣祖在外征战或巡视时,写与宫中的孝庄文皇后问安、闲谈。每到一个地方,圣祖常会向孝庄文皇后汇报当地风土,并将一些当地美食寄回宫中。
正是因为孝庄文皇后和圣祖的关系是如此亲密,所以在康熙二十六年十月孝庄文皇后病重之后,圣祖“在慈宁宫侍疾,亲尝汤药,昼夜不离左右。传谕内阁:非紧要事,勿得奏闻”,②进入“非常状态”,并且在之后给死刑犯减等发落,“惟思好生以迓天庥,宽大以延遐寿”。③更是在十二月初一日,率领诸王大臣步行到天坛致祭,以祈祷病愈。其亲写的祝文中说:“忆自病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呼吁皇穹,伏恳惘念笃诚,立垂照鉴,俾沉疴迅起,遐算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玄烨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④但最终孝庄文皇后还是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崩逝。圣祖对待其丧仪亦倾心尽力,如礼部题奏称:“本朝后丧,例不割瓣。又奉皇太后传谕:‘太皇太后不豫时,曾向予云:‘我病若不起,皇帝断勿割辫。’应谨遵行。”⑤圣祖则坚持割辫,“在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前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入口,天颜瘠,以致昏迷”。⑥显示出祖孙间深厚的情感。⑦
——————————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顺治朝满文国史档(缩微胶卷)》,第3盘。
②《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1,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丙申条,《清实录》,第5册,第418页。
③《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1,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甲辰条,《清实录》,第5册,第419页。
④《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2,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乙巳条,《清实录》,第5册,第421页。
⑤《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2,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己已条,《清实录》,第5册,第424、425页。
⑥《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2,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辛未条,《清实录》,第5册,第428页。
⑦谨按,对于孝庄文皇后与圣祖康熙帝的关系,前辈学者已有专文研究,可参见杨珍:《康熙皇帝一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孝庄文皇后得谥曰“庄”,满文作“ambalinggū”①,意为“庄重”“雄伟”。其汉文封号与谥号虽然均为“庄”,但是封号的满文“jingji”之意偏向于“稳重”“富泰”,而谥号的满文“ambalinggū”之意偏向于“大方”“魁梧”。从满文用词的不同,可以看出在太宗和圣祖的不同视角之下,孝庄文皇后的形象和评价亦有所不同。
三、敏惠恭和元妃
[简介]
太宗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贝勒寨桑之女,名海兰珠②。万历三十七年生。天聪八年十月,嫁与太宗为侧室。崇德元年五月,册封为关雎宫东大福晋,列五宫之一。同年七月,改封为关雎宫宸妃。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初八日,生第八子。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年三十三岁。同年十月二十七日,谥曰敏惠恭和元妃。崇德八年二月初十日,奉安盛京园寝。康熙二年(1663年),移奉盛京昭陵贵妃园寝。
[概述]
太宗敏惠恭和元妃出身蒙古科尔沁部,是孝端文皇后的亲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其家世可以参考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条。敏惠恭和元妃的本名为“海兰珠”,满文作“hairanju”,出自《满文原档》。③满语中“hairanju”为“hairambi”一词的名词化形式,意为“爱惜的”“怜爱的”。有学者认为此名是敏惠恭和元妃嫁与太宗之后被太宗所赐之名,而并非其本名。④
天聪八年十月,敏惠恭和元妃由其兄吴克善送来清廷与太宗为侧室。由于此时敏惠恭和元妃已经二十六岁,且当时满蒙女性一般以二十岁之前出嫁为常态,故而有学者认为敏惠恭和元妃属于再醮。⑤不过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论,并无确切史料指出敏惠恭和元妃原嫁何人或确系再醮。
————————————
①綦中明:《满语名号研究》,第70页。
②谨按,海兰珠,满文写为“hairanju”,意为“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