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女嫁给和硕睿恭亲王淳颖的孙子,还有一女嫁给宗室大学士耆英的弟弟。叔父松龄的女儿嫁给履王府的奉恩镇国公溥楸,另外一位叔父益龄的女儿则嫁给和王府的小宗典礼院学士毓隆。由此可见,献哲皇贵妃一家虽然刚被调入京旗,但是和京旗世家的联姻已经很普遍,特别是和高等宗室的联姻尤为密切,可见其门第。
十分有趣的是,根据档案显示,舒兴阿一家被调入京城之后,住在板厂胡同。同年被选为皇后的孝哲毅皇后以及恭肃皇贵妃阿鲁特氏,她们家族的邸第也是在板厂胡同。所以献哲皇贵妃与孝哲毅皇后和恭肃皇贵妃是邻居的关系。①
[入宫背景]
目前已知献哲皇贵妃是在同治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指定为瑜嫔的。这一届选秀从同治七年选到了同治十一年,一共挑选了二十次。献哲皇贵妃是在同治七年二月初四日第一次挑选的时候就已经参加,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次选秀。
[宫廷生活]
献哲皇贵妃入宫之后,住在景仁宫。②度过了两年多的宫廷生活,在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穆宗崩逝之后,以十九岁的年纪开始寡居。在光绪二年,作为穆宗的遗孀与其他三位后宫一起移居到“西内”慈宁宫,与敦惠皇贵妃一起住在寿头所。③后来淑慎皇贵妃在光绪三十年正月薨逝,献哲皇贵妃成了穆宗遗孀们的首领。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德宗崩逝,宣统帝即位。因为宣统帝在宗法上是承继穆宗为嗣,兼祧德宗,故而以献哲皇贵妃为首的穆宗遗孀们对宣统帝的“母权”提出要求,却被德宗的嫡后孝定景皇后所压制,在其过程之中,献哲皇贵妃与孝定景皇后的矛盾极其严重,以至于民国二年正月孝定景皇后崩逝的时候,据说献哲皇贵妃曾经对着孝定景皇后的尸身说:“你也有
——————————
①此段赫舍里氏谱系,整理自《爱新觉罗宗谱》《恩赐荫生同官齿录》《会试同年齿录》。
②《为敬事房接出景仁宫瑜嫔位下女子系正白旗匠役宝英之女因笨现令退出事的堂报》,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七日,档案号:05-0867-04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③《为查验寿头所交出女子二名分别在瑜妃瑨嫔位下当差素无过失并无别情属实事的呈文》,光绪二年十一月十三日,档案号:05-0894-0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了今日!”①以表达自己的愤恨。
最大的对手孝定景皇后崩逝之后,以献哲皇贵妃为首的穆宗遗孀们再次发难,最终与德宗的遗孀温靖皇贵妃共享宣统帝的“母权”,也因此得以搬离慈宁宫。其中,献哲皇贵妃搬入太极殿(启祥宫),②并且继续与温靖皇贵妃争夺“母权”。关于这一点,宣统帝的记录中提到:“敬懿太妃因为我幼时曾住在和她的‘太极殿’相衔接的‘长春宫’的关系,所以我幼时对于她的感情,总比和那三位太妃要亲近些,就是她对于我也是在无言之中,似乎更关切些。她对于端康的骄傲跋扈的平日行动,也颇为不满,只不过是面和心不和地过着表面平静的生活罢了。”③宣统帝的本生亲弟溥杰也记录说:“那时,瑜妃住在太极殿,溥仪住在长春宫,二人相距最近。瑜妃很想利用这种‘地利’之便,逐渐影响溥仪,来加强自己在其他三宫中的地位,于是就提出让我祖母、母亲和我及长妹韫嫔,进宫去会见溥仪。”“瑜妃看来待人和气,但很有笼络人的手腕。……可是到我十三岁的时候,瑾妃也忽然派人来,宣我们进宫去会亲了。……当我们于次日到太极殿给瑜妃请安时,她的脸上就露出不悦之色。”⑤由此可见,在这场关于“母权”的争斗当中,以民国八年(1919年)为界限。民国八年之前,献哲皇贵妃占据上风,民国八年之后,温靖皇贵妃占据上风。
在当时,其他太妃均称呼献哲皇贵妃为“三姐”⑥,这大概是因为她原本在娘家行三的缘故。关于献哲皇贵妃的性格,一些当事人留下了记录。鸿佳回忆说:“我曾听母亲说过,敬懿的文化很高,西太后对她很器重。……她的言谈举止处处仿效慈禧,见她时可千万不要错了规矩,否则她会当面呵斥的。确实如我母亲所说,我每次去见她,她总是端坐在宝座之上,我给她叩
——————————
①溥仪:《我的前半生(灰皮本)》,北京:群众出版社,2011年,第48页。
②溥佳:《清宫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5、16页。
③溥仪:《我的前半生(灰皮本)》,第104页。
④溥杰:《清宫会亲见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37页。
⑤溥杰;《清宫会亲见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45页。
⑥溥杰:《清宫会亲见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44页。
了头,她才叫人临时放一把椅子叫我坐,可我又得给她谢恩。有时她还给我一杯茶喝,我还得给她谢恩。总之在她那里要不断地谢恩就是了。她面部表情严肃,说话总带着教训人的口气,而且一说起来就没个完,直到她说声‘你下去吧’,我才敢退出来。”①可见献哲皇贵妃是一位规矩很大、比较严肃的人。
与此同时,献哲皇贵妃和温靖皇贵妃的“母权”之争还在继续。民国十一年为宣统帝挑选“皇后”,两位太妃也明争暗斗起来,献哲皇贵妃支持额尔德特氏,温靖皇贵妃支持郭布罗氏,最终温靖皇贵妃所支持的郭布罗氏成了“皇后”,而献哲皇贵妃所支持的额尔德特氏成了“淑妃”,似乎献哲皇贵妃又输了一阵。也正是在同年九月十五日,小朝廷下达“上谕”,称:“恭维敬懿皇贵妃、荣惠皇贵妃恭侍皇考穆宗毅皇帝,敬慎素著。端康皇贵妃恭侍兼祧皇考德宗景皇帝,温顺孔昭。现届举行大婚典礼,允宜加崇位号,以表尊荣。敬懿皇贵妃尊封为敬懿皇贵太妃,荣惠皇贵妃尊封为荣惠皇贵太妃,端康皇贵妃尊封为端康皇贵太妃。”“将三位太妃均正式尊为“皇贵太妃”。
民国十三年九月二十二日,与献哲皇贵妃争斗了十年的温靖皇贵妃薨逝,献哲皇贵妃终于没有了敌手,然而在十六天之后的十月初九日,冯玉祥命鹿钟麟率军进入紫禁城,将宣统帝驱逐出宫。献哲皇贵妃与敦惠皇贵妃则借故逗留在宫内,之后于十月二十五日与敦惠皇贵妃一同出宫,前往宽街荣寿固伦公主府居住。后来荣寿固伦公主在当年十一月十八日薨逝,过了一段时间,献哲皇贵妃与敦惠皇贵妃又迁居麒麟碑胡同,度过了最后的晚年时光。③
[封谥释义]
献哲皇贵妃原本的封号为“瑜”,满文作“fiyangga”④,意为“鲜亮的”“有
——————————
①溥佳《清宫回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晚清宫廷生活见闻》,第14、15页。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49册,第26416、26417页。
③谨按,关于献哲皇贵妃与敦惠皇贵妃迁居麒麟碑胡同的原因,有学者通过坊间调查,认为是因为荣寿固伦公主的承继子麟光经常请人来公主府打牌娱乐,来宾所乘汽车的喇叭声很少,敦惠皇贵妃与献哲皇贵妃不堪其扰,故而迁居。实际上,荣寿固伦公主的承继子麟光在1921年病故,献哲皇贵妃与敦惠皇贵妃入住公主府时,他已经去世近三年了。
④《为知照册封瑜嫔珣嫔应用捧节册入宫之内监及赞引并宣读册接授册各女官及执彩仗人等查照原奏办理事致内务府》,同治十一年十月十三日,档案号:05-13-002-000241-001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