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封谥释义]
孝惠章皇后的主谥为“惠”,满文作“fulchun”⑧,意为“恩惠”。
三、孝献皇后
[简介]
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正白旗满洲董鄂氏,三等伯、内大臣鄂硕之女。原嫁某氏。后被选入宫中为庶妃。顺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诏晋为贤妃,未及封;同年九月二十八日,诏晋为皇贵妃;十二月初六日,册封为皇贵妃。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生第四子和硕荣亲王。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崩。同月二十日,追晋为皇后,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火化后,宝宫暂安黄花山。康熙二年六月初六日,移奉孝陵。未系帝谥,未衬太庙。
——————————
①《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4,康熙五十六年十月壬寅条,《清实录》,第6册,第689页。
②《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5,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丙寅条,《清实录》,第6册,第694页。
③《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6,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丁酉条,《清实录》,第6册,第702页。
④《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6,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甲申条,《清实录》,第6册,第702页。
⑤《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6,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乙酉条,《清实录》,第6册,第703页。
⑥《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76,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丙戌条,《清实录》,第6册,第703、704页。
⑦对于孝惠章皇后与圣祖康熙帝的关系,有学者已有专文研究,可参见杨珍:《康熙皇帝一家》。
⑧綦中明:《满语名号研究》,第71页。
[家族背景]
孝献皇后出身努愷爱塔系董鄂氏,此系的始祖名为努惜爱塔,近祖则是努愷爱塔之曾孙满通阿。满通阿家族在明代为女真董鄂部长,拥有相当大的势力,是清代董鄂氏一姓之中最庞大也是最著名的一系。在努愷塔系董鄂氏中,有两支实力最强,即和和理一支与伦布一支,他们均为满通阿的曾孙。其中和和理为国初五大臣之一,而伦布则在入旗之后更名为鲁克素,他即是孝献皇后的曾祖父。
鲁克素在国初时率领四百人丁来归,編入正白旗满洲,授世管佐领。其第一子名为席汉,原封骑都尉,仕至佐领,后来因阵亡追晋为三等轻车都尉。席汉第二子名为鄂硕,袭爵之后在进攻前屯卫、锦州、山东、山海关等战役中均立有功勋,由三等轻车都尉晋封为二等男,即是孝献皇后的父亲。顺治十四年(1657年),作为皇贵妃的父亲,鄂硕由三等子晋封为三等伯,却在第二年病故,故而后来孝献皇后被追晋为皇后时,获得加封的是她仍在世的伯父罗硕,其由骑都尉又一云骑尉直升三级,晋封为一等轻车都尉。至于鄂硕的妻室,其原配夫人信息不详,先于鄂硕去世,其后鄂硕在顺治十二年继娶广略贝勒褚英的曾孙女、原封贝子穆尔祜的第一女,孝献皇后可能是原配夫人所生。
根据谱牒来看,鄂硕至少生有四子,第一子名为鄂汉,仕至头等侍卫;第三子名为常格,仕至五品官;第四子名为常山,也仕至头等侍卫。最著名的是第二子费扬古,他继承鄂硕的爵位,在康熙朝噶尔丹之乱时,作为安北将军、抚远大将军出征,立有大功,从伯爵超升为一等公,最后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病逝,得谥襄壮。后来,在雍正朝时重定功臣爵号,将费扬古的爵位定为一等昭武侯,一直延续到清末。①
[入宫情况]
关于孝献皇后入宫的情况,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认为孝献皇后原嫁某“满籍军人”为妻,在丈夫过世之后,作为寡妇再醮,被世祖纳入后宫。第二种,认为孝献皇后为世祖异母弟和硕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嫡室,后被
——————————
①此段董鄂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董鄂氏族史料集》《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世祖所强夺。第三种,认为孝献皇后董鄂氏即明末名妓董小宛。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对《玉牒》《爱新觉罗宗谱》等史料的整理运用,后两种说法已经很少被学术界提及,只以第一种说法为主流。此处亦采用第一种说法,并简要介绍如下:①
“满籍军人说”源自《汤若望传》,其中称:“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握。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底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六六〇年产生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之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然薨逝。”②顺治十三年十月时,停留在京城的朝鲜麟坪大君在其所著《燕途纪行》中记录道:“初十日甲申……金汝辉来谒,细问燕京事情,答以:……宫中贵妃一人,曾是军官之妻也,因庆吊入禁闼,帝频私之,其夫则构罪杀之,勒令入宫,年将三十,色亦不美,而宠遇为最,其父兄赏赐累钜万,仍册封东宫正后,定日硒今月二十日也。”③“十九日庚寅……金汝辉来谒,又问阙中事,答以:东宫皇后明日定以寡妇贵妃册封。”④虽然《汤若望传》与《燕途纪行》中所记载的内容不可尽信,但是在复数史料均有提及的前提下,目前认为孝献皇后可能的确原嫁某氏,并在原夫去世之后,以再醮的身份被世祖纳入后宫。
关于孝献皇后入宫的时间也不可确知。世祖为孝献皇后所写《行状》内只说“年十八,以德选入掖廷”,并未提及具体时间。顺治十三年八月时将其诏封为贤妃,如《行状》所说,只是“声誉日闻”⑤之后的结果,而并非其入宫之时间。杨珍根据孝献皇后之父鄂硕的待遇变化,推论孝献皇后入宫应在顺治十三年三月之前。⑥
——————————
①关于第二种说法的驳斥,可参见杨珍:《董鄂妃的来历及董鄂妃之死》,《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1期。
②[德]魏特撰,杨丙辰译:《汤若望传》,台北: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323页。
③[朝鲜]麟坪大君李泊:《燕途纪行》,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22册,第157页。
④[朝鲜]麟坪大君李滔:《燕途纪行》,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22册,第134—139页。
⑤《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行状》,民国七年仁和吴昌绶双照楼刻本,国家图书馆藏,第1页a。
⑥杨珍:《董鄂妃的来历及董鄂妃之死》,《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第1期。
[宫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