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9章(第3页)

有人认为,佟佳氏一族最终没有全都改入满洲,是圣祖的一种托词,甚至引发很多阴谋论的论调。实际上,如果对清代八旗有比较全面之了解,便会理解圣祖所说“不便一并更改”确为事实。达尔汉图谋图一支佟佳氏经过数代的繁衍,在清初入旗时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家族,分布在镶红旗汉军和正蓝旗汉军,特别是正蓝旗汉军,在康熙朝只有二十九个佐领,其中有十二个佐领均为达尔汉图谋图一支佟佳氏的勋旧佐领或者世管佐领。②如果这十二个佐领均改入满洲旗分,则正蓝旗汉军便要失去四成人口,带来的影响过于巨大。所以孝康章皇后家族的旗籍最终仍在镶黄旗汉军旗分,只是在旗档里注明为满洲,且在一定程度上享受满洲旗分待遇。③

————————

①《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35,康熙二十七年四月甲辰条,《清实录》,第5册,第459页。

②谨按,清代八旗佐领有勋旧佐领、世管佐领、互管佐领、公中佐领之分,其中除公中佐领之外,均为世袭性质的佐领。

③此段佟佳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19、卷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B31——B56。佟明宽、李德进编:《满族佟氏史略》,抚顺:抚顺市新闸出版局,1999年。滕绍箴:《佟图赖支系族属旗籍考辨》,《满学论丛》第3辑。侯寿昌:《辽东佟氏族属旗籍考辨》,《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六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谨按,在以上各文章中,对于如何以现代民族标准衡量达尔汉图谋图一支佟佳氏的民族属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如侯寿昌一文认为达尔汉图谋图一支佟佳氏在明代经过了200年的汉化过程,应算作汉人。膝绍箴一文则认为既然达尔汉图谋图原为女真人,则其后裔为女真(满洲)人无疑。此处不做过多探讨,仅以事实上“曾入民籍用汉姓的女真(满洲)人”称呼之。

[宫廷生活]

由于目前所见的顺治朝宫廷档案有限,无法得知孝康章皇后是在哪年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世祖后宫。以其生育情况来看,至迟在顺治十年已经入宫。孝康章皇后虽然生有皇子,但是在顺治朝的时候并没有获得正式册封,只是世祖的众多庶妃之一。根据官方史料的记载,顺治朝时,作为庶妃的孝康章皇后居住在景仁宫,“赋性端凝,居心淑慎。动娴内则,德合坤仪”①。性格比较温婉。但是,根据当时在京的传教士安文思却对孝康章皇后有不同的记载,他记录道:“皇帝招来了他的一个八岁的儿子。这个儿子的母亲是寡妇,皇帝把她和其他妇女一同收入了内宫。”“(世祖)开始还喜欢她,得了这个儿子后,便把她赶出了内宫。”②指出孝康章皇后是作为寡妇再醮入宫,并且后来被世祖抛弃。不过,这些说法是否是事实,仍需要与其他史料相印证。

关于孝康章皇后具体的位分等级,参考已知的情况可知,顺治朝的福晋级庶妃多数为蒙古王公之女,而小福晋级庶妃多数为八旗出身且为世祖生育过子女,因此推测孝康章皇后原本的位分等级是小福晋级。之后,自顺治十八年正月世祖崩逝,至康熙元年十月二十七日孝康章皇后被尊为慈和皇太后。在这近两年的时间内,宫廷中仍然因循顺治朝时的习惯,称呼孝庄文皇后为“皇太后”,称呼孝惠章皇后为“皇后”,而称呼孝康章皇后为“hanicniyefujin”③,直译为“汗之母福晋”,物质待遇亦为福晋级。直到被尊为皇太后之后,宫廷才提升孝康章皇后的宫分口分,使她与孝惠章皇后待遇持平。④这表明孝康章皇后的位分等级可能在圣祖即位前后发生了一次变化,由小福晋级晋升为福晋级。但是这次晋级是在世祖生前还是身后,则不甚明确。

康熙二年二月,孝康章皇后病重,圣祖“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

——————————

①《圣祖仁皇帝实录》卷1,《清实录》,第4册,第39页。

②[葡]安文思:《中国鞑靼皇帝驾崩及继位简记》,译文转引自金国平、吴志良:《耶稣会传教士安文思手稿所记顺治晏驾与康熙继位》,《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

③《口奏绿头牌白本档》,康熙元年三月初七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④《口奏绿头牌白本档》,康熙元年九月二十四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睫,衣不解带……忧悴弗弗胜,寝膳俱忘”。最终在二月十一日因病崩逝,圣祖“擗踊哀号,水浆不御,哭无停声”。①正如圣祖自己所说:“慈和皇太后诞育朕躬,未遂孝养。思慕之忱,每切于怀。”②“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③对于生母未能更多的孝养,成了圣祖一生的遗憾之一。

孝康章皇后崩逝之初,并未能系世祖之谥,亦未能升衬太庙、奉先殿。根据官书的记载,这是由于当时辅政大臣鳌拜专擅,“皇上亲政,尊崇圣母孝康皇后,查取从前诏款,鳌拜不将配享太庙、奉先殿典礼奏请施行”。④其后在康熙八年鳌拜被擒时,这也成为鳌拜的三十条罪状之一。而在将鳌拜一党清算之后,孝康章皇后也得以系谥升衬。

[封谥释义]

孝康章皇后的主谥为“康”,满文作“ncsuken”⑤,意为“温和”“安康”。

第二节清世祖顺治帝的七位有号之妃

一、恪妃

[简介]

世祖恪妃,直隶滦州石氏,总督仓场户部侍郎石申之女,入宫之后赐名为尼思哈⑥。疑于顺治十三年秋季,以民籍汉女选入后宫为庶妃,属福晋级。康熙六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重;同月二十五日,由宫内移出。康熙六年十一月三十日薨,追封为恪妃。康熙八年三月初十日,奉安黄花山园寝。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初七日,移奉孝东陵。

[家族背景]

世祖恪妃为民籍汉人,出身直隶滦州石氏。其祖父名为石维岳,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天启年间历任刑部主事、知府。崇祯元年升任湖广副使。石

——————————

①《圣祖仁皇帝实录》卷8,康熙二年二月庚戌条,《清实录》,第4册,第136页。

②《圣祖仁皇帝实录》卷32,康熙九年闰二月庚戌条,《清实录》,第4册,第434页。

③《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91,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甲辰条,《清实录》,第6册,第822页。

④《圣祖仁皇帝实录》卷29,康熙八年五月庚申条,《清实录》,第4册,第398页。

⑤綦中明:《满语名号研究》,第72页。

⑥谨按,尼思哈,满文写为“nisiha”,意为“小鱼”“鱼儿”。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