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先帝时期,大燕的人口数量才算是稳步增长起来。
霍翎在大方向上还是沿用了先帝的政策,但私底下,她也一直在为了北伐做准备。
她派出大量暗卫潜入敌国,收集情报。
大穆永庆帝在位三十余年,年轻时也算一代枭雄,利用铁血手腕镇压其它游牧部落。
随着他渐渐上了年纪,行事愈发暴戾,不仅是对不听话的臣子,就连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也毫不留情,动辄鞭笞咒骂。
底下的几个成年皇子早已成了气候,许是感受到了儿子对他的威胁,永庆帝迟迟不愿松口立储。
直到去年,永庆帝大病一场,险些没撑过去,立储之事才被摆上台面。
纵使如此,病愈的永庆帝也不愿立成年皇子为储,而是透露出要立幼子的想法。
自此,大穆乱象已现。
没有立刻爆发出大乱,还是因为永庆帝余威犹存。
但这样危险而微妙的平衡,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打破。
而这一天,也来得很快——
大穆三皇子发动宫变,意图逼宫,被早有准备的永庆帝当场拿下,处以极刑。
大穆四皇子、六皇子牵涉其中,被判幽禁。
此后数日,永庆帝都没有在人前现身过,疑似大受刺激中风晕厥。
……
霍翎的案前,摆放着一封厚厚的密报。
里面不仅写了三皇子谋逆的动向,就连四皇子、六皇子在这场谋逆里扮演了什么角色,都赫然罗列其中。
——甚至,在密报最后,还附有永庆帝近期的一份脉案。
依照脉案上的内容,永庆帝确实有中风之兆。
过来送密报的无锋,语气格外激动:“永庆帝生死不知,储君之位悬而未决,娘娘,此事大有可为。”
被匆匆叫进皇宫的丁景焕,面上也是难掩亢奋:“这样的机会确实千载难逢,娘娘,我们要不要在背后推波助澜一番。”
也难怪无锋和丁景焕会表现得如此激动。
就连霍翎,在看到这封密报后,呼吸都忍不住急促了几分。
北狩大穆,收复燕云……
这是不世之功。
这是连大燕太祖皇帝都没能做到的丰功伟绩。
这也是她自幼年起就心心念念的志向。
如今成功的可能近在眼前,她也难以保持平常心。
不过霍翎终究是霍翎,她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命人送来一桌茶水点心,请无锋和丁景焕坐下慢慢说话。
“情况你们都了解了。依你们之见,大燕该做些什么。”
无锋和丁景焕对望一眼。
无锋主动道:“我不如丁大人急智,就由我来抛砖引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