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穆皇室里,有资格角逐储君之位的,一共有七人。
这七人里,三皇子已死,四皇子、六皇子终身幽禁。
余下四人里,三位成年皇子的实力相差无几,没有谁出色到远胜其他人,也没有谁的势力强大到力压其他人。
最被看好的十皇子,出身大穆第一贵族萧家,母族势力最为强大,但出生最晚,年岁最小。
萧家的势力有多强大呢?
大穆接连好几位皇后,都姓萧。
而如今领兵镇守在燕云十六州的人,正是十皇子的三舅舅萧国英。
萧国英称得上是一代名将,年纪轻轻横空出世,就打得各路反叛部落重新归降,还深受永庆帝这位皇帝姐夫的信任。
如果上位的人不是十皇子,萧国英身为十皇子的舅舅,极有可能会被牵连猜疑。
所以萧家极有可能会为了扶持十皇子上位,要求萧国英回京支援,给十皇子保驾护航。
这就给了大燕可乘之机。
霍翎问:“什么可乘之机?”
无锋一时间被问住了,过了半晌,才带着一点儿不确定开口:“……起兵北伐的可乘之机。”
霍翎不置可否,看向一旁的丁景焕:“你也是这么想的?”
丁景焕对兵事称得上是外行,但像他这样的人,在有足够情报的支撑下,也能分析得头头是道。
眼下的局面对大燕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大穆乱得越久,就越符合大燕的利益。
所以丁景焕才会提议,调用那些埋伏在大穆的人手,让他们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必要时候还能给那些落于下风的夺嫡皇子提供帮助,让这场夺嫡之争持续得更久一些。
但对于是否要在这个时候起兵北伐,丁景焕不敢妄言。
霍翎眉梢微挑:“为何不敢妄言?”
丁景焕道:“臣不通兵事,只怕误导了娘娘。”
霍翎道:“君臣私下对奏,但说无妨。”
丁景焕也就放开胆子说了:“这些年来,大燕厉兵秣马,整治军力,皆是为了他日北伐做准备。臣敢断言,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北伐,大燕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霍翎笑了一下,听出他话中未尽之意:“那你不敢断言的,又是什么?”
“娘娘知我。”丁景焕道,“臣不敢断言的是,这场北伐能取得多大的战果。”
胜利,也分惨胜与大胜。
发动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每一场战争背后都是有战略目的的。
高宗皇帝时期,发动北伐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
先帝驾崩那年,大穆永庆帝挥兵十万南下,是为了吞掉大燕的三关地区,重新商定两国边界。
霍翎准备了那么多年,厉兵秣马,磨刀霍霍,整治军队,训练骑兵,囤积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