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按照矿场的规矩,我对你们警告一次,下次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监工大声呵斥着石炭工人。
佩戴口罩是矿场的硬性要求,不过百姓们并不懂得这些。
毕竟戴口罩是很不舒服的事情,总有人偷偷取下。
百姓很老实,但也很狡猾。
李承乾早就定下章程,不戴口罩者,第一次警告,而后每次发现罚款十文。
十文不多,可对于矿工来说,那就是一百五十斤煤矿。
经过监工的督促后,没戴口罩的矿工立即带上。
“什么破规矩,挖个矿还要带着这玩意。”
“小声点,别被监工听着了。”
“我怕他?”
“听说这是太子立下的规矩,石炭灰多,很容易就钻到肚子里,这是为咱们好,你诋毁这规矩,岂不是诋毁太子殿下。”
“是啊,太子殿下让咱们带口罩,是为了咱们身体好,听说饭食里的猪血,就是能带走肚子里的这些灰尘。”
“别说,还真有效,这几天如厕都是黑的。”
监工们看到矿工议论纷纷,也不阻止。
矿场讲究的是多劳多得,你挖得少,就赚得少,挖多挖少是自己的事。
要喜欢待着这灰尘满天的地,那也随你。
矿场的最低标准,得挖三百斤石炭,才有免费的饭菜吃。
矿工工钱的结算,也不是在矿场,矿场这边有人负责称重开条子。
条子送到临汾城的钱庄,拿着户籍本人过去,就能把钱给提出来。
山脚下河流边的石炭加工厂。
赵节跟李元昌很在这里看着。
“太子设计的这个水循环加工,还真是好东西。”
李元昌啧啧称奇的说道。
上方是用用石头和泥土砌成的大型储水池,然后是一条长而宽,用木板制成的水槽。
水槽前面有几道渔网制作成的粗筛网,去除较大的石块和矸石。
下面是几道渔网组合的细筛网,去除更小的杂质。
末端是转动的洗煤池,煤矿在经过水槽的初步过滤后,然后进入到洗煤池冲洗。
经过水洗后的煤炭会被收集起来,放到另一侧木板搭建的晾晒架上。
水洗后的煤炭均匀地铺在晾晒架上,让阳光和自然风将煤炭中的水分蒸发掉。
等干透后,便会用石磨碾压成煤粉。
煤粉中加入由黏土,米汤,草木灰调配的混合液,进行搅拌。
最后灌入到木质磨具中,压实,脱模,蜂窝煤就被制作出来了。
看着慢慢仓库的蜂窝煤。
赵节也不由说道:“这一整套的设计,对于石炭,哦,不,现在应该叫煤炭。”
“简直是太过于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