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2章(第1页)

美女惊叫连连,半夜就把安然吵醒,“安安,发了!那两种酱料卖火了!”

“嗯!表嫂,快睡吧!”安然这个没好气,要不是为了她,她至于天天累得跟死狗一样吗?

“你睡!你睡!我不打扰你了!”她是睡不着。

随着视频的热播安然没想到会收到意外收获,商家想将他们的视频版权买下来用作商业宣传。

“安安,怎么办?”张文婷知道这些视频的版权是安然,她不能决定。

“想买就卖给他们,出价多少?”

“一个两万!那家咱们拍了六个,一共十二万。”

“卖!正好给大家分点红利,不过跟他们谈,咱们发出去的视频要保留,不得收费。”

“好,我谈!”

十二万很快打过来,安然当即给每人发了五千做特别奖金。剩下的她与张文婷平分了。

有了第一家,就有第二家,大家接着分钱,搞得那几个跟鸡打血似的,直说这也是发财之路。

不过安然不想赚这种钱了,太累!但她不反对张文婷他们做,只是少了她这位大厨他们又没了兴致。

视频继续拍,拍了差不四十多集后张文婷提出菜太单调,“你这些东西是好吃,却没辣味!没辣怎么行?安安,接下来你必须弄出几个辣菜调剂一下口味!”

安然知道年轻人更喜欢吃辣,但她一直不敢下手辣菜,怕被骂!看来是时候去另一个世界看看了!

这天安然将大家的工钱结清让他们先修整一段时间,“给我些时间,我想想做什么辣菜合适,回头再叫大家。”

本来说好干两三月,现在已经两月了,休息休息也不错,毕竟每天干都累!再说这段时间赚了不少也该好好去消费一下。

众人告辞走了,安然将整个屋子打扫了一下去去味道,关好门这才回到自己的屋子。辣!

辣椒原产地美洲,大约明隆庆—万历年间引进中国,初期做观赏植物被种植,真正用于饮食中大约在康熙年间。辣椒的传入深深改变了中国饮食文化面貌,尤其八九十年代后,四川人带着属于自己的辣漫延全国各个角落,辣椒几乎成了现代中国饮食标配。

中国不只是四川人懂辣识辣,有句很广泛的俗语: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以上足可以说辣在这三个地方发挥到了极致。

可查文献告诉我们,辣椒种植始于沿海一带,但第一个敢于吃又能将其发杨的地方却是贵州,原因很简单,沿海食物丰富,不会为了增加一种新食物而冒险去验证。

贵州地处内陆,山区,少盐,交通不便,他们会为增加可食性物种不断去探索。而辣椒的出现让他们有了新的发现,这种新物种的辣可以刺激食欲,缓解一些疼痛,让一些无味的东西变得更可口。

于是人们便以椒代盐,食用方法多种,大致以干食,鲜食,油辣,腌辣和泡辣,亦或做成酱料和蘸水等,并将其影响往四周延伸。油辣椒和辣椒滋粑对四川影响比较大,腌辣椒和鲜食对湖南影响大,糊辣椒和辣椒蘸水对云南影响大。

辣椒最初就是属于底层阶级的食物,因为吃不到盐才不得不用辣代替,为了遮掩食物难闻的异味不得不让辣椒参与烹制,为了缓解身上的痛不得不用辣椒的辣压制,时间一久,他们越来越喜欢上了辣,更离开辣。辣椒素带来的痛感让人们痛并快乐。

这种流传在底层阶级食物真正走出底层走向大众大概要在民国时期,原因归功于战乱,人员流动,阶层变化。辣椒随着人口流动影响了更多人群,尤其到了抗日时期,南下人口大量激增,外来的人口饮食习惯与当地不同,

成席成宴的排场对于新思想新做派的人们并不喜欢,或者说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等待一场准备充足的盛宴。他们更钟情于口味浓郁,变化繁多的新菜式,他们追求新颖刺激,视旧一套味腐朽。而底层人们更无暇追求什么味觉盛宴,他们要的只是廉价和吃饱。

变化多样,口味浓郁,选材不挑,出餐快捷的江湖菜开始脱颖而出,并行成了一定的派系帮口等等。这是辣味菜的一场重大变革,而这场变革又在建国后被按了暂停键。

这个封印又在改革开放时期随着经济的活跃,人员的流动再次被掀开,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火红的辣椒几乎席卷了全国,可以说还没有那种食物有如此魅力。

安然翻阅了一些资料决定了时间点,川菜湘菜的书籍她有不少,但大多是菜谱,资料类的却是很少。从有限的资料里能看出辣味菜品传承性不强,很多就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只要你做得好吃,有自己的配方便能形成规模。

不管是火锅的汤底还是蘸料,搞起来的都是有自己独特的配方。这样就好,她不回去纠结自己做的正统不正统,如果她把辣做出人人喜欢的食物也可以创出一个派系。她觉得自己有些着相,但想将辣做出特色还是要去实地好好研究研究。

就辣椒辣酱泡椒泡菜都值得她去好好探索一番。她一直坚信,一道菜如果离开故土总觉得失去了什么,想了解根源就去它土生土长的地方。

第356章安然将时间点锁在八十年代,那是一切的开始,那么就让她再次亲历吧!

……

安然将时间点锁在八十年代,那是一切的开始,那么就让她再次亲历吧!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