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65章 整顿物价(第2页)

常修乃是承天寺住持的亲传弟子,按照接班人培养的,但到底年纪还小了些,虽应承下来,脸色却有些犹豫。他从小到大学的是佛法,哪儿学过做生意呢,他都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

罗月止看了他一眼,开口道:“我这次南下随行带的人少,却带了整整半船的货物,其中正有铅笔。反正要在黄州停留几日,便在走之前将此事操持起来,省得常修小师父初次接手,忙不过来。”

常修递给他一个感激的眼神。

“还有我这新收下的小徒弟……”罗月止笑着拍了拍宋时丰的肩膀,“正好有机会,便叫你看看广告是如何做的。”

……

跑南北船货的商人最爱凑热闹、运新鲜。

有人最先发现了商机,将汴京铅笔运往黄州,顶着“京城士人新宠”的名头,还说什么连晏相公、欧阳司谏都爱用,几文钱的硬笔摇身一变成了贵达百钱的奢侈品。

隔着千八百里水路,一时之间也没人去“打假”,捞的正是这份信息不通的油水。

同行见这伎俩能够一本万利,都开始计划着往黄州运铅笔,甚至不惜在京城以十几文钱的价格在百姓手中收购。

他们网罗了满满一船的铅笔,可这几日到了港却发现,黄州现在的铅笔价格竟然直线下跌!

不应该啊!

按照往常炒卖新货的经验来说,高价铅笔起码得有三五个月的赚头,怎么消息突然就走漏了!

“劝你甭打这注意了。”码头上挑货的文房店掌柜对他说道,“人家承天寺这几日已经将低价铅笔卖起来了,进寺上香的香客人手一份仿单,满满罗列着铅笔的用途。”

寻常人家用铅笔在历书上勾画吉日、盘算节气,不用磨墨,随手就能用,方便得很。

家中小儿用铅笔开蒙识字、玩耍涂鸦,置办起来便宜,沾染上脏污更比墨水好洗得多。

工匠手艺人提起铅笔画线,痕迹比碳粉细,用起来更加节省,半年仅仅消耗一根铅笔。

……

“这种种用途,几日之间都在州城里传遍了。”

“还有那叫做‘连环画’的张贴告示,好大一张图贴出来,告诉人们该怎么执笔,笔头用秃了该如何削尖……上头一个字都没有,却细致地跟手把手教学一般。”

“如今书生们也糊弄不住了,都盯着便宜的买。一支笔八文钱,你要觉得行,咱就收货,不行就换另一家。但我提醒老兄一句,如今城里都是这个价。我这还是大手笔呢,你这一船都能收下,别人家可吃不下这么多的货。”

那货商听这消息,这哪儿能同意,硬是从大清早等到了黄昏。结果当真如那文房店掌柜所说,来收铅笔的人出价都在八文到六文钱不等。

最离谱的竟然出了五文,跟汴京一个价!

货商大发一笔横财的期望,在漫天晚霞中终于破灭了。可天色已晚,货不能不出,过夜租用仓库又是一笔新费用,他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拉住面前欲走的书坊掌柜:“七文……那就七文吧!”

他黑着脸招呼伙计卸货,计算着这趟航行的亏损,心里哗啦啦流血,疼得一个劲儿吸气:“挨千刀的,到底是谁干得这好事!”

“只要不在开封高价收二手铅笔,乱我汴京物价,以这个价格出售并不会亏损。”

黄州港口附近的茶坊二楼閣子里,罗月止远眺浓紫晚霞倒映江面,饮下一口霍山黄芽,轻描淡写道。

“但若是他们见钱眼开,铤而走险,以为距离虚高的价格崩盘仍有些时日,这雷不会劈到自己头上来……那就莫怪时运不济,老天爷叫他好好长个教训。”

他身边的宋时丰头快埋到手心里,又一个劲儿点头:“老师高明!”

罗月止:“你在做什么呢?”

宋时丰这才抬头,眼光锃亮,语气颇有些狂热:“正在将老师的金玉之言记录下来!待老师走后,必当日日背诵!”

真是个好徒弟,知道照顾自家生意,他此时手上拿的还是铅笔。

只是握笔仍旧生涩,几个手指头都快缠到一起去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