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众人纷纷献媚,没有他们这群曾经的吐蕃中下层,更渴望成为贵族。
大唐之所以能成为各国百姓心中的白月光,也是因为其文化、强大。
对于高原上的许多人来说,象王转世刘继隆治下的陇右,就是曾经的大唐。
“先别急着道谢,能被送过去的人,也是有标准的。”
“只有节儿及以上的将领子嗣,才能被送往松州,每名将领限制一名子嗣。”
尚摩鄢这话说完,诸将纷纷顿住,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对尚摩鄢感激涕零。
瞧着他们的模样,尚摩鄢更加得意。
他相信凭借“就学松州”这个政策,就能让许多中下层将领奋勇杀敌。
反正西山八国还剩五个,而且南边还有广袤的土地等着他去征服。
拿下整块多康后,他或许也能向吐谷浑和更广袤的疆域扩张,取代如今的吐蕃,建立一个新的大吐蕃!
尚摩鄢的思绪已经飞远,不过他的想法,却通过松州的官道,送往了临州的狄道城。
“就学松州,他还真是敢想。”
冬月下旬,刘继隆身穿棉袍,站在临州大学的朱门前,脸上饶有兴致的阅览这封来自尚摩鄢手写的书信。
尚摩鄢的想法,就是组织一批学子去松州学习。
以每人每年二十头牛的学费,在松州就读小学和大学。
除此之外,每个月还将送二百只羊前往松州,作为这群学子的吃食开销。
“节帅,您不会真的同意吧?”
站在刘继隆面前的参军崔恕忍不住询问,脸上写满担忧。
对此,刘继隆则是笑道:“有何不可?”
“唯有文化,才能替我们征服整个吐蕃。”
“可若是他们学了我们的东西,然后来对付我们……”
崔恕眉头紧皱,十分担忧。
相比较他的紧张和担忧,刘继隆却并不担心。
“趁机将书上“百族同源”的概念灌输给他们,然后拉拢其中值得培养的学子,扶持有能力的学子,这难道不好吗?”
“不过你担心的也有道理,所以部分学科是不能让他们接触到的。”
“这样吧,到时候我让斛斯光重新修建一座学校,专门用来教育他们。”
“物理和地理、化学这三门学科,我会适当删减,只让他们学到吐蕃现有的层面。”
说完,刘继隆将书信合上,递给崔恕道:
“告诉他,可以送来,但第一批人数必须限制在三百人以内。”
“是!”崔恕应下,随后试探着看向临州大学的朱门,似乎想透过这扇门,看到门内的景象。
临州大学已经修建招生四年了,距离毕业只剩一年时间。
这所学校的生源,都是刘继隆亲自从各所小学招募而来,被选入的概率很低。
第一届不过五十余人,第二届一百余人,第三届二百余人,第四届同样二百余人。
看似倍数增长,但其中容纳的人数有限,崔恕觉得在不扩建的情况下,这所大学最多能容纳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