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7章 相对平等(第4页)

想到这里,崔恕很好奇这所每年只能走出二百人,明年甚至只能走出五十余人的学校,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能让自家节帅沉迷做了四年教习。

“好奇?”

刘继隆忽然开口,崔恕反应过来后,当即摇头道:“没有,下官只是看看。”

“呵呵,没事,好奇是正常的,他们距离毕业也没有多久了。”

“等他们毕业之后,你就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了。”

话音落下,不等崔恕继续询问,刘继隆便要转身走入学校之中。

见状,崔恕连忙作揖道:“节帅,长安的进奏院送来了消息。”

“什么消息?”刘继隆驻足回头,崔恕闻言说道:

“至尊以兵部侍郎郑颢为河南尹,荆南节度使白敏中入京为相。”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萧邺兼同平章事,充荆南节度使。”

“此外,昭义军节度使毕諴担任宣武军节度、宋亳观察等使,杜审权为礼部尚书。”

随着李漼掌握权力,他自然是要用那些曾经支持过自己,且有能力的重臣。

他所选用的这些人,都算是不错的官员,哪怕能力平平的杜审权,也素来以清廉闻名。

不过白敏中与郑颢不和,所以李漼将郑颢调离长安,将白敏中调入长安。

白敏中重新为相,这对于刘继隆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好事。

当初他在西川时,就把陇右弄得有些难受,偏偏他还不把事情做绝,不给自己任何把柄。

自己好不容易利用郑颢将他赶到荆南去,现在他又回到了长安。

如果大唐局势稳定下来,这厮肯定要开始针对自己布局。

想到这里,刘继隆饱含深意道:“我们这位新至尊,似乎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可下官听闻这位至尊登基不过三个月,先帝国丧未过,便已经在宫内豢养怜人与乐班了。”

怜人与乐班,这算是晚唐及五代十国这段时期里,十分活跃的一群人了。

宠信怜人导致灭国的人不在少数,李漼虽然没有导致大唐灭国,但他铺张浪费的举动,确实加快了大唐的衰败。

不过性格是性格,能力是能力,就李漼任用裴休、白敏中这点来说,他算是选对了人。

只是裴休和白敏中毕竟年老,又能为他裱糊几年呢?

相比较晚唐的名将,宣宗之后还比较出名的臣子,数量可以说少的可怜。

或者说,由于世家对科举的把控,以至于庶族都很难出头,许多有才学的人都难以冒头,这才导致了晚唐名臣凋零。

刘继隆摇了摇头,不再想唐廷的内部制度问题。

毕竟相比较唐廷的内部问题,他不如想想陇右自己的内部问题。

“国子监那边情况如何,现在每年小学毕业的学子有多少,大学的又有多少?”

刘继隆询问崔恕,尽管这不属于崔恕管理的范围,但由于李商隐就任凉州刺史,所以国子监的事情,也就需要他出面分担了。

“在学者四万五千四百余人,其中小学毕业后的学子数量为八千人左右”

“其中毕业后就读大学的学子为三千二百余人,其中六百余人就读临州大学,余者分散各州。”

“剩余四千八百多人,基本在毕业后投军或从吏、从医了。”

“今年岁末后,小学应该毕业六千人,明年五千人,后年一万四千人,再往后都是一万人左右。”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