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77章 相对平等(第5页)

陇右的人口基本稳定,每年就读的学子数量在一万人左右,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

为了培养自己的读书人,都护府每年在这上面的投入很大。

哪怕书本书桌一代传一代,可教习总归要俸禄,更别提学校还包午饭了。

“教习数量有多少?”

刘继隆询问起来,而崔恕也不假思索道:“二千余四十六人,数量较少,主要是因为不少教习都去读大学去了。”

陇右的基础教育很薄弱,很多小学教习,实际上就是当初大字不识的兵卒。

他们伤残后,要么担任直白,要么担任教习。

尽管他们在军中经历了扫盲,伤残后又加紧学习了不少时间,教习的同时也半工半学,但学识始终是薄弱的。

部分有远见的,都选择了申请大学就读,毕竟他们有抚恤,足够他们读大学。

“另外传令各学校、军队及衙门。”

“三年后,兵卒需要小学学历,小学教习及直白等工作,需要大学学历。”

刘继隆新颁布了一条政策,不过这条政策对于大部分陇右百姓来说,并不容易。

在均公田的政策下,除了近三年新加入的百姓,其余百姓基本每户拥田三十亩。

尽管大学也不需要书本及学杂等费用,但却需要自己交粮来换粮票,买笔墨纸张和被褥、衣服。

交粮食换粮票,而粮票又分饭票、菜票、肉票。

一百斤粮食换一百斤粮票,一斤粮票换两斤饭票,或一斤菜票、四两肉票。

除此之外,正常的笔墨纸张,一年最少需要二百斤粮票。

如果再算上每年的冬夏衣,供养一个大学生,基本需要一千二百斤粮食,接近十亩地的产出。

哪怕是经历过早期分地的百姓,也需要勒紧裤腰带,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更不用提后来者了。

一家五口参与开垦公田中,起码五年才能均到四十亩耕地。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人口增加后,开荒难度会逐渐变大。

先加入的百姓开垦河谷时,五年能开垦四十亩荒地为熟地,但后来者就被挤到山脚开垦,五年都不一定能开垦三十亩。

陇右的耕地潜力很高,这不假,但那是因为先前的人口少。

刘继隆刚刚拿下陇右全境时,人口不过二十余万,而今却足有五十六万。

正因如此,刘继隆的这项制度宣布后,许多为了儿孙的百姓,恐怕都会勒紧裤腰带,最少供一个孩子读大学。

此外,那些后迁入的百姓,也会鼓足力气开荒,为了自己和儿孙努力。

即便如此,有限的生产力下,陇右能供养的学子数量也不会多。

刘继隆的这项政策,打破了原本的“平等”。

只是对于当下的生产力来说,绝对平等是不可能存在的。

刘继隆能做的,只是在时代生产力下,做到相对的平等。

轻缓吐出一口浊气,刘继隆看向崔恕道:“辛苦了,去办事吧。”

不等崔恕回答,他转身走入了朱门后……

热门小说推荐
哥哥爱上的女神

哥哥爱上的女神

爱情是什么,亲情是什么,两者间混淆了又是什么结果呢?错误的放弃是什么结果,错误的坚持又是什么结果呢?他错误的放弃爱她,而他却错误的坚持爱她。过度在乎是魔鬼,过度贪婪是灾难。...

射雕之江湖

射雕之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传说。有传说的地方就有故事。这是一个调教萝莉或被萝莉调教的故事。这是一个推倒女王或被女王推倒的故事。我们在江湖的角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