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37章
不触及一些重要问题,孙和平就不要干涉蒋玲玲的采访。
什么是重要问题,当然是让大家脸上无光的负面问题。
蒋玲玲问的这些问题在孙和平看来,基本全是废话。
记住几条重点,回去润色就完了。
根本不用记得满满当当。
将李卫民的话记录在本子上,蒋玲玲拨了拨有些零散的头发,继续问道:“李卫民同志,听说你们大河村在发展农业生产工作之余,又大力进行副业生产,先后建成多个集体作坊和场子,你能不能谈一谈,副业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
“记者同志,这个问题罗主任比我更清楚,因为我们村的各项副业生产,都是在公社和罗主任的亲自指导下展开的。”
李卫民将目光看向罗青山。
谁也没有想到,李卫民会以这样的方式将罗青山推到前面。
罗青山有条不紊,说起大河村副业发展工作的经验之谈。
等到罗青山讲完,蒋玲玲抛出新的问题,李卫民又面面俱到地请张安民,刘仁义等主要领导一块接受采访,以不同的身份回答蒋玲玲的采访问题。
几位干部个个都是人精,问题回答得滴水不漏。
蒋玲玲全盘记录,一个字都没有露。
孙和平摇头苦笑。
他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卫民能在不到三十岁的年纪,成为公社的实权副主任。
做人做到这个份上,啥事干不成?
不吃独食,懂得分享荣誉。
短短十个字,不是谁都能办到。
李卫民没有独享这份荣誉,时不时请某位干部接受采访。
采访进行得一团和气,事后,谁不得夸一句李卫民会做人。
即使和李卫民私底下矛盾。
这件事情过后,矛盾也能化解大半。
时间来到傍晚,今天的采访暂时结束。
刘仁义说道:“两位记者同志,时间不早了,专区食堂给你们准备了工作餐,咱们先去把饭吃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建议两位同志,可以亲自去下面走一走。”
“我们正有此意。”
蒋玲玲迫不及待地说道:“我和老孙同志已经商量过了,明天,我们一块去红星公社,老孙同志留在红星公社采访,我打算和李卫民同志返回大河村,深入农业发展的第一线,做更进一步的实地采访。”
料到会是这种情况,刘仁义,张安民等人显得毫不惊讶。
李卫民采访表现出色,众人回答得同样出色。
吃过晚饭,李卫民,罗青山,蒋玲玲,孙和平四人被送到招待所休息,专区各部门领导连夜召开会议,重新商议张安民的工作问题。
上午十点钟,多辆吉普车离开专区,朝着红星公社的方向驶去。
随行人员中依旧出现了张安民的身影。
李卫民和罗青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这一关,张安民算是过去了。
若是没有官复原职,张安民没资格全程陪同。
车队抵达公社,众人留在公社食堂简单地吃了一口午饭。
张安民留在公社继续陪同孙和平,蒋玲玲则是再次乘车前往大河村。
感觉全程有人陪同,大河村的村民们会感到拘束和紧张,影响自己接下来采访的真实性,蒋玲玲找到宣传部门负责人,商量将陪同人员调回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