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云娘说得对,你再说说还有什么想法。」阮大伯鼓励道。
阮柔遂提出了一大堆建议,诸如留下三亩旱地,专门给兔子种它喜欢吃的草和白菜萝卜之类的,供应兔子的时候也能满足自家吃菜的需求,水田则暂时租出去,只收三成租子。
先前屯了一批粮食,起码明年秋收到来前,阮家都不需要担心饿肚子——除非养殖兔子占用大量粮食。
至于阮家人,则一心养兔子。
别看现在的兔子屋已经足够大,可一间屋的兔子养多了,也很容易出问题,最基础的卫生和通风条件就没办法达到,等兔子规模大到一定程度,
还要考虑家中兔子赚钱,会不会引来其他人的觊觎。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瞧了他人的劣根性,尤其锦绣村本就十分贫穷,眼红之下做出恶事很有可能,如此,家中的兔子屋就需要有人看守,谨防偷窃或者投毒之类的恶性事件。
最后,供货给酒楼面前看来很安稳,毕竟酒楼已经开了很多年,好像自阮大伯有记忆起,镇上就有这么一家酒楼,但谁都不敢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外人身上。因此,除去卖给酒楼的兔子之外,阮家还得开拓新的销路,诸如卖熏兔等成品。
总之,哪哪都是事,以后且有得忙呢。
等阮柔一通洋洋洒洒说完,阮大伯和阮大伯娘惊得眼睛都瞪大,阮奶奶也是一副吃惊的模样,唯独小堂兄,依旧很正常,毕竟他早就习惯了小堂妹的厉害之处。
半晌,阮大伯回过神来,用一种十分复杂的眼神看向她,喃喃道,「若是二弟还在,该多好啊。」
一时,场中寂静,阮大伯娘扯了扯他的衣袖,眼带责怪,明晃晃的指责,「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作甚要揭小侄女的伤心事。」
阮大伯歉疚低头,转瞬扬起笑脸,「云娘可真厉害,看来家中养兔子的事,就要多亏你了。」
阮奶奶失落一瞬,想起未来的好日子才打起精神,附和着,「就是,云娘这孩子是个出息的,咱家的日子以后肯定会越过越好。」
主意已定,阮家众人顿时心潮澎湃,第二天就立即行动起来。
一大早,阮大伯娘在兔子屋清理秽物,阮大伯则出去找人定做兔子笼,还顺带上了小堂兄,阮奶奶负责家中的琐碎杂活,阮柔则意外捞了个轻松活,那就是去山脚放牛。
本以为简单的活计,在遇上众多看热闹的村民以及一群群的孩童后,躺在草地上放牛的幻想立即破灭,只得一刻不停看着牛犊子,生怕有人上下其手,惊扰了小牛。
胜在村人的热情也有好处,那就是牛吃的草全由他们包办了,牛连脚步都不用迈开,就有最嫩的青草送上门,可谓达到了牛生巅峰。
对此,阮柔哭笑不得,并在第二天强烈要求下,将活计还给了小堂兄,她转而跟着伯娘照顾兔子。
第214章没办法,不抓紧不行,眼下正是兔子繁衍的好季节,不趁此机……
没办法,不抓紧不行,眼下正是兔子繁衍的好季节,不趁此机会多繁衍几波,等气温降下来就难办了。
从九月一直到十二月,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阮家饲养的兔子基本都繁衍了两轮有馀,其中付出的成本不老少,尤其十二月天冷,为了维持兔子生产的事宜温度,全家上阵去捡柴不够,还额外从村人那边花钱买柴。
好在兔子的数量剧增,除去供应酒楼外,剩下来的兔子几乎翻了七八倍有馀,堪称养兔大户。
数量巨多的养殖量带来了沉重的活计,每天下地给兔子准备青草丶蔬菜等吃食,就得花费阮大伯一天的时间,阮大伯娘清理兔窝丶打扫兔屋,每隔几天就得换一次茅草,诸如此类琐事缠身,阮柔和小堂兄同样每日忙个不停。
辛劳总会带来回报,阮大伯娘只要一想到,等来年春天,家中兔子的数量足以供应酒楼,届时每个月到手的钱翻几倍,就觉浑身充满了干劲,阮大伯也是如此。
就在如此繁忙中,阮家人稀里糊涂过了新年,等到天气转暖,兔子开始脱毛,他们才恍然,啊,原来春天来了。
阳春三月初三,晨光微熹,暖融融的日光从东边冒出金边,照亮阮家人前行的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本以为很难养大的小牛犊,在精心饲养下,如今身形已经与一般小牛差不多大小,还在阮家单独有了一间茅草屋,每日最新鲜的嫩草吃着,还不用干活,可不就长大了。
这一天,是小牛第一次拖着牛车去镇上,众人都担心他体力跟不上,阮大伯娘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个背篓在车上,阮大伯则挑着两只背篓在边上跟着,结果一路看下来,小牛除了在半路歇过一回,竟然顺利到了镇上
阮大伯娘从荷包里掏出一把黄豆给小牛,牛哞哞两声,大口嚼动。
牛车被留在原地,依旧小堂兄负责看牛,另三人往酒楼,第一次交上足量的兔子,喜得酒楼掌柜乐呵呵,而领到大笔银子的三人同样笑弯了眉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