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或许,他曾经喜欢过阮恬恬这个姑娘。但时过境迁,那点子情愫既然在上一世没能碰出什么火花,这一世自然也不该再有什么。
很快将这些念头抛下,阮柔回到家,跟阮父阮母说了些打听到的消息,第二天,便如常跟着一起下地挣公分。
如今天寒地冻,地里的活计并不多,但总归不至于叫人闲着。
忙碌中却始终没有再接收到任何关于高考的消息,从一开始的期盼丶到后来将事情遗忘在脑后,前后也就半个月的功夫。
村子里的知青已经陆续回城,只剩下一两个实在不甚宽裕的留在村里过年,勉强让阮父对上面领导有了个交代。
早前地里的粮食交过公粮后,已经按照大家全年的工分分了下去,今年风调雨顺的,粮食产量不做,众人心中更添上了几分欢喜。
随着腊月的临近,村子里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如今大家最渴盼的事情就是杀年猪。
在乡下人眼里,杀年猪就是一项不亚于过年的大喜事。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猪,好不容易膘肥体壮,就等着过年杀了好吃肉,可不得期盼。
村子里杀年猪的日子早已定好,就在腊月二十五,请了隔壁村有名的杀猪匠,那一天就专门为他们村杀猪。
猪也不是杀了就完全归自家,很简单,就跟种地交公粮一样,养猪也是要交公的。
像是阮家,养了一头猪,就得交半头上去,这年头,人都吃不好,猪更是吃不肥,饶是再用心喂养,一年下来也不过长了小两百斤,去掉猪头内脏这些,馀下的肉可能也就一百五十斤,留在家里的撑死了八十斤。
乍一看,八十斤肉很多,可这是一家子一年到头的肉,阮家人少还好,人多的七八口人也就这点肉,有的半年都撑不到就吃完了。
这会子也没有什么杀猪饭,给了两个大猪头丶两条肉,杀猪匠就很高兴了。
阮家的肉,称着勉强也就八十五斤,这肉还不是全能留下,几家亲戚,各家都得送一些,过年走年礼,一部分,等年过完,肉估计就耗得差不多了。
但不管怎么说,吃肉总归是叫人开心的。
腊月二十过后,一般村里就不会安排所有人都下地,只有几个全年拿满公分的汉子才有资格。而其馀人,尤其是各家各户的妇人,拆洗床单被套,打扫家里卫生,前头刚忙完,后脚就得收拾家里的猪肉,该熏的熏丶该腌的腌,一时间,整个村子里都飘散着肉香味,为此,村里还特意组织了一支巡逻队,就怕有人来偷肉。
就在即将过年的喜庆氛围里,腊月二十八,镇上邮局的人冒着寒冷过来,一连送过来五封高考录取通知书。
村子里的人再次被这个消息震惊。
阮父身为村里的村支书,作为代表收下了这几份录取通知书,不用打开看,光从信封上的页面就可以知道这几份通知书分别是寄给谁的。
顾不得旁人怎么想,阮父心急得一张张看过去,直到看到第四张,上面印有闺女阮恬恬的名字,那股子急切才终于落到了实处,他抑制不住欣喜,对着旁边看热闹的村民说,「恬恬考上了,恬恬考上了。」
一连重复了两边,他方才掀开第五张,见是梁书生的名字,欣喜道,「嚯,书生这名字没白喊,瞧,也考上了。」
村民们有关系好的,已经飞奔跑去通知梁家人,还剩下不少凑热闹的,就好奇问,「还有三个莫不都是知青。」
「都是知青,这三个都回城去了,我先保管着,等明天去城里给他们打一封电报,看是他们回来拿,还是我给寄过去。」
屋里,听到消息的阮母和阮柔丶阮大哥,循着声儿来到院子里,就见众人俱都喜气洋洋。
「恬恬的通知书,你看看。」阮父见状递过来。
阮母瞧瞧自己湿漉漉的手,到底没敢接,阮大哥更是眼巴巴看着,阮父索性直接递给了女儿,「好好收着。」
「嗳。」阮柔应着,一字一句读给阮母听。
「兹阮恬恬同志,高考成绩优异,现被我校录取,请于二月三日前来我校报到。」
二月三号,一下子,阮母惊讶了,「这不就剩半个月了嘛。」
众人一算日子,还真是,他们自己过日子是用的农历,腊月二十八,阳历已经是一月中旬,满打满算也就半个月时间。
有人便道,「路上还有好几天,初几就得出发了吧,火者票买了吗丶粮食关系还得转过去吧?」
本来正高兴着,这一催,立马就慌张起来。
阮母问,「当家的,要不下午就去县里问问火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