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阮父也是会决断的人,当即拍板,「下午就去,梁家人到了吗,要不要一起过去,我顺带把给知青们的电报发了。」
阮父有得忙,阮母也不闲着,这么大的喜事,不得请亲戚们过来吃顿饭,刚好杀了猪,猪肉还没送出去,也不用送了,干脆全部请来吃一顿。
「对了,你去县里别忘了通知她表姐,这段日子多亏了他们一家的照顾。」
「我知道了。」阮父应着,只觉头都大了,一眨眼全是事。
正巧,梁家父母也来了,便商量着一起进城,因着事情赶得急,破例用一次拖拉机,村里人也没什么意见。
本来阮父还问阮柔,要不要一起去县里,听说是拖拉机,阮柔顿时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不了不了,我还是留在家里帮忙吧。」
请那么多亲戚来吃饭可也不是轻省活,阮父听后没勉强,将梁家的通知书给了本人,剩下三封小心装好,放在了家中最深的大柜子里保存,随即脚步匆匆往县里去。
一路上,几人先是去了邮局,分别给三位被录取的知青们发了电报,让他们速回,紧接着脚步没听,又跑去火车站问买票的事情,好在有录取通知书和介绍信,顺利买到了一月二十七的票,路上五天时间怎么都够用了。
紧接着,阮父就与梁家人分开,他先是去杜表姐家,告知了这个好消息,得到一连串的恭喜后,就是邀请他们明天上门来吃饭。然后又跑了县里的其他两户亲戚,关系都不是太近,但大喜事总得上门请一句。
两家人听闻,也都应了,再之后,阮父按照阮母的安排,去供销社买东西。
明天家里请吃饭,糖丶瓜子丶花生这些都不能少,还得买两包烟丶两瓶酒,好在刚杀的年猪,不然阮父都得发愁去哪里能搞到猪肉。
买好东西依旧没完,他还得去跟领导汇报这次高考的情况,当然,这一项被阮父排在了最后面,要是实在来不及,明天抽空来也是一样的。
从县里回到公社,阮父就没让拖拉机再等着,而是先让儿子带着东西打发回家,他则自己来到公社的办事处,面见上级的廖科长。
共事多年,阮父最是了解廖科长的性子,做事一板一眼,不懂得变动,很多时候为了方便都是一道切,就像知青回城的事,上面宣导的意见明明是管理好知青,不要出乱子,到他那就变成了不许知青回家过年,不知是怎么想的。
但总的说,廖科长并不是个坏人。
来的路上,阮父已经提前准备好了措辞,来了之后,面上喜气洋洋,第一句话就是开口恭喜。
恭喜什么?当然是恭喜廖科长管理有方,才让旗下出了这么多的大学生。
从先前上面的政策解读到后来廖科长及其他干事们的反覆宣读,阮父早就知道这次高考是重中之重,如此,考上了大学生,当然也是他们的业绩,人数越多,说明做得越好。
廖科长显然早已得知消息,笑着寒暄,「你倒来恭喜我了,我可是听说你闺女也考上了,还是我恭喜你吧。」
「同喜同喜。」阮父也没特意遮掩自己的兴奋,毕竟是件大喜事。
说完闲话,廖科长便说起了正事,「考上的这批知青肯定是留不住了,咱们也不敢留,但剩下的知青工作要做好,不能让他们闹事丶逃避劳动。」
「是,只是若是他们寻到回城的门路,又该怎么办?」
「就让他们回吧,留是留不住的。」廖科长到底不傻,看得清当前局势,知青返城势在必行,「只是,还是那句话,不能出乱子。」
阮父应了「是」,又邀请他明天来家里吃饭,被婉拒了。
意料之中,阮父没强求,从预留的糖粒分出一部分,「喜糖,也沾沾喜气,可不能推辞了。」
廖科长见是一袋子糖块,并不贵重,方才收下了。
从公社出来,一车軲辘子事终于解决完,阮父松了一口气,想想自家闺女,只觉得没有更高兴的事情,就连没考上的知青都不觉得是麻烦。
然而,刚回来,就发现有人在找麻烦。
是留在村里过年的三个知青,好说歹说不相信他们自己没考上,死活闹着高考有问题,要求一个公道。
阮父冷哼一声,这哪里是求公道丶分明是胡搅蛮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