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38章(第2页)

但不管怎么样,寒假总归能稍微松口气了。

另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就是,周启深的母亲柯庄雅女士,终于赶在年前得以平反回到沪市,早几日,周启深就搬回家跟母亲一同居住了,没办法,柯女士下放多年,吃尽了苦头,身子骨都彻底坏了,只能靠时间和好吃好喝养着慢慢恢复。

阮柔跟着回去见过几次,那是一位哪怕历经风霜丶依旧满身傲骨的人,只她对周启深满是愧疚,见儿子有了喜欢的人,直接将名下刚归还的一套房子过户,说是将来给小两口结婚用。

说到房子,还引起过一些纠纷。

柯母是沪市本地人,家中父母只得她一女,柯家的财产当年在抗战时,大部分捐了做物资,只留下了沪市的三处房产,其中两套小洋楼,还有一套普通的格子间,三套房子都在柯母名下。

当年柯母被打成坏分子事出突然,而成分问题又影响极大,几乎是立刻,柯母就跟当时的丈夫周父商量好,两人假离婚,儿子归周父。

后来,婚是离了,儿子也给了周父,柯母一个人独自被下放到偏远的北方农场,几乎音信全无,却不知道当初情谊深重说好假离婚的周父,没两年就二婚,再娶了一任妻子,这也就罢,两人还苛待周启深这个儿子,全然不顾一家人住的房子还在柯母名下。

当然,当时也没人敢提这一茬,否则,房子就是被收走的结局,周父不提,原来的周启深自然也不敢提,憋屈着长大到懂事的年纪,就被送去下乡,最后殒命乡下。

若没有周启深的到来,就没有对柯母的接济,对方活不活得下来都不好说,自然没人会追究周家,但偏偏,如今母子俩都在,那房子怎么论,都跟周父没关系。

阮柔听周启深说过身体原主的结局,原主死在乡下,没多久柯母也在平反前夕死在乡下,虽然最后平反了,但柯母自己连带亲生的儿子至死都没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倒是周父背信弃义的接手了柯母的三套房子,不仅带着妻子儿女搬进了富贵的小洋楼,另外两套房子出租的租金,也足够供应他们一辈子吃喝不愁。

故而,柯母刚平反回来,两处小洋楼都被归还,周启深依旧没放过周父那套,愣是找了人,把周父及其现任妻子儿女一起赶了出去,可谓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至于柯母,历经多年世态炎凉,早已看清当初男人的真面目,又自觉愧对儿子,自是听之任之。

倒是周父气得狗急跳墙,说了好些难听的话,但房子在谁名下就是谁的,有人来赶,也只得灰溜溜搬了出去,奈何当初因着家里有房,工作的厂子里就没给他分房,如今搬出去只得花钱租房子。

无人时,周启深还颇为解恨地对阮柔说,「如今城里房子紧张,那人工资不高,那女人没有工作,一家人还都花钱大手大脚,我看他们一辈子都别想买沪市的房!」

第448章寒假到来,宿舍里却没怎么空,除去沪市本地人外,大部分学生都选择……

寒假到来,宿舍里却没怎么空,除去沪市本地人外,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不回去,一来,寒假时间并不长,一来一回太过费时间,二来嘛,自然是为五斗米折腰,时下交通往来不便宜,火车费昂贵,上学的不少都是穷学生,生活还要靠学校发的补贴,压根没有多馀的钱往返。

阮柔走时,看着宿舍剩下六个人,有心想请她们回家过年,可阮家地方不大,距离还远,最关键的是,阮家也不富裕,她便想着,等自己有空了,单独过来给她们过个年,也省得几人在宿舍冷冷清清。

背着一个大行李包,告别舍友,来到楼下时,周启深正在等她,她轻轻扬起一个笑,「走吧。」

回到阮家,空间依旧逼仄,等过了年,小侄女就又大了一岁,两人挤在一张小床上,愈发挤得慌,可也没有旁的法子。

虽然回家了,还是寒假,阮柔也闲不下来,毕竟有教授布置的课业呢。

一学期的学习,阮柔对经济学也有基础的了解,大方向定下,接下来就是一些调研,整个寒假,除去必要的人情往来,阮柔馀下时间几乎将整个沪市跑了个七七八八,从高大上的国营商店丶国营厂,到街头巷尾的小摊丶手工作坊,记录的笔记都垒了厚厚一沓,忙碌间,半个月如流水一般匆匆而过,不留一点痕迹。

(.)

:||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