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6章(第2页)

“周老师,不至于这么凶残吧?”

陈平哭丧着脸说。

周宝昌眉毛一瞪:“快去!”

陈平没办法,只好按照周宝昌的要求,开始围着整个住宿区跑了起来,而周宝昌看着陈平慢跑的背影,满意的一笑:“这个小子,倒是会做事。”

说完,周宝昌就走到一边的凉亭里坐了下来,开始翻阅起陈平昨天的作业了,而二十分钟以后,陈平才满头大汗的回到凉亭,周宝昌让陈平休息了一会,然后才对陈平说道:“从你最近的心得来看,你对于一些政策性文章的理解是越来越深了,也能抓住一些被刻意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关键所在了。”

面对周宝昌的夸奖,其实陈平是很想说一句周老师您就直接说但是以后的批评内容吧,不过想到对方是德高望重的党校教授,可不是乐轻云那种小丫头,就只好换一种方式说道:“周老师过奖了,这都是周老师教导有方嘛!那周老师,您还有什么给我的批评吗?”

周宝昌有些忍俊不禁的说:“这么迫不及待的听批评,你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陈平无谓的耸耸肩说:“反正就算我不这么要求周老师您也是要说的不是吗?”

周宝昌无奈的摇摇头,不打算和陈平继续纠缠这个问题了,周宝昌问陈平道:“陈平,你知道最近的医改吗?”

陈平点头回答说:“知道,那是国务院在前不久才提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政策文件,目标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廉价、有效和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力,又叫新医改。”

“是啊!从过去公社集体化的医疗卫生体系,到个人自掏腰包的医疗制度,再到现在准备健全的全民廉价医疗制度,咱们的党和国家可是绕了一个大圈回来了呀!”

周宝昌有些感慨的说。

对于这个太过敏感的问题,陈平并没有附和什么,只是站在一旁静静的等着周宝昌的下文,而周宝昌见陈平没什么反应,便骂了一句滑头,然后才对陈平说道:“那你来评价评价这个新医改政策吧。”

说完,周宝昌又补充了一句道:“不许给我打马虎眼,给我说一个你心里想的,实打实的评价。”

“当然是好事了,”陈平想也不想的回答道,“老实说现在的医院实在有些太过分了,各种药价提得老高不说,医生往往还为了自己的回扣尽可能多的给患者开药,开尽可能贵利润尽可能多的药,让很多人进医院就不由自主的生出一种将要被狠宰一刀的觉悟。不仅如此,在垄断医疗下,很多医生都还要在医药费之外另外收取患者的红包,没有红包就可能会胡乱给病人开刀,对于这些医生来说,反正病人死了他也能推个一干二净。前几天不是还有医院说百分之五十的意料事故率都是正常的吗?周老师,您听听这还是人话吗?毕竟大家进医院不就是想治活命吗?你一个五成的事故率,我们还进医院干什么?”

陈平接着说道:“如果说这些还都可以说是医生个人贪婪的话,那么医院出救护车要交钱,没钱就算死了他们也不管这算什么?”

周宝昌有些惊讶的看着陈平,他实在没有想到陈平居然能说出这样一堆慷慨激昂的话来,不过这也是周宝昌身居高位的时间太久了,医院的那些问题对于他来说就表现得并不明显了。但是陈平却不一样,他可是最普通的工人家庭出身,除此之外,他还是自己见识过医院的冷血无情的。

那是在陈平初中的时候,他的父亲突发急性阑尾炎,因为是半夜,救护车来了直接狮子大开口要一百五的出车费,当时陈平家里刚置办完年货,所以家里并没有这么多余钱,当时陈平母亲想商量第二天再给。但是医院那边立即就摆出了一副没钱就不管的架势,甚至还威胁开走救护车。最后陈平母亲无奈之下只能和陈平半夜敲邻居的门,找邻居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了钱,这才把已经疼得脸色发青的陈平父亲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到了医院以后,因为家里并没有那么多钱立即动手术,所以医院只是做了一下应急处理,由于阑尾炎只是小手术,陈平家里的积蓄还够,但是这个时候主刀医生又要收红包,否则出事不负责,面对这种威胁,陈平和母亲没办法,只能去找亲戚借钱了。

本来陈平和母亲都以为事情就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随着手术结束,后面又是住院费,又是消炎药什么的,都是一大笔开销,如果没钱就先停药,再没钱就直接赶人。

最后,是母亲带着陈平天天跪亲戚,这才勉强支撑过去,而在这期间,如果陈平和母亲有一天没有在亲戚那里借到钱,那么医院就会真的给陈平父亲停药,任由他开刀的伤口发炎化脓。如果只是这样也只是势力罢了,但最为可恨的是医院还威胁因为伤口发炎疼痛难忍的父亲不准哀嚎喊叫,要是有损医院形象,也会直接赶出医院。结果陈平的父亲就只能生生忍着那种非人的疼痛,一直到出院。

正因为有这种亲身经历,陈平才会对医院这么的深恶痛绝,其实不仅是陈平,随便在老百姓里抓一个人出来,估计都能对医院如数家珍一般的抖落出满肚子的不河蟹事例。

第十八章谈新医改(下)

(鞠躬感谢“落圊春”同志捧场打赏的汤药费!)

“当然,”陈平的话还没有说完,“我知道过去政府也不是没有在这方面想过对策,比如规定单位必须帮职工缴纳特定的医保费用,就是为了在职工出现重大疾病的时候,医药费可以拿到单位报销,但是……”

陈平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先不说这个报销的时间需要等多久,一般普通的职工究竟能不能等得起,就单说这个报销比例,就仍然是杯水车薪的,更别说一场大病下来,需要的调养和补品什么的,就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了。”

“其实想一想,在好单位有正式编制的职工都还是幸运的,最起码他们在突发疾病之下还能有单位在后面必须帮忙,但是随着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在中小企业和私人老板那里打工的人都是没可能得到单位的医保的,尤其是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那些包工头是绝对不可能给民工缴医保的,那么这些人一旦有什么意外病发,又该怎么办呢?难道就在只能在板房里苦挨吗?”

陈平说:“除了这些,各省由于医保政策不同,导致各地的医保不能互认,就像一个江苏人本来有医保,但万一他在滨海市突然病了,难道非得回江苏省内,才能享受医保吗?现在人口的流动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大,这种地方保护和隔绝制度是必须要打破的。”

周宝昌有些惊讶的看着陈平说完,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才不过是一提,居然就引出了陈平这么一连串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长篇大论。

不过周宝昌转念一想就能明白,自己因为是身居权力阶层太久了,所以和普通的平民有些脱节,而陈平则由于就是从这种平民阶层爬上来的人,所以对于这种滞后的医保制度,肯定会有满肚子的反面意见。甚至更有可能的是陈平自己还亲身经历或者是见到过类似的案例什么的,所以才会像是把自己代入了进去一般的慷慨激昂。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