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世人读史,读到大明中晚期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
这股子风潮是从杨廷和开始的。
杨廷和为宰辅,德高望重,名满天下。帝王倚重,宫中太后尊重……这便是人臣的巅峰。
随后他的儿子,那位大才子杨慎就登场了。蒋庆之甚至猜测,杨慎在中后期是作为杨廷和智囊般的存在。
杨廷和与张太后联手压制嘉靖帝,杨慎出谋划策,甚至赤膊上阵,鼓动百官叩阙。
父子联手在官场闯荡,这是开端。
接着便是严嵩父子。
接着是徐阶父子。
接着是……
在这其中最令人诟病的便是严嵩和徐阶父子。
严世蕃以白身入阁,为不名之宰辅,这开了大明先河。可以说上下千年都罕见。
而徐阶为儿子造势也不遗余力,这也就罢了,谁都干过这等事儿,舐犊之心嘛,人皆有之。
可徐阶的儿子,也就是那位大公子徐璠,在应天府乡试中竟然请人代笔。
牛逼不?
小母牛倒立,牛笔冲天了。
这事儿就发生在前年,徐阶因此请辞,道爷不许。而后徐璠便灰溜溜的回到了华亭,蛰伏着等待时机。
换个考生代笔,早已被革除功名,甚至发配流放……至少也得关他三五年吧?
这位大公子屁事没有,拍拍屁股回到了华亭后,依旧做他的第一公子。
可此刻,这位大公子却发现自己好像低估了蒋庆之。
但高估自己是没有的。
“陈连!”毕竟是徐阶刻意栽培的儿子,徐璠马上反应过来了,“让陈连抢人!”
此事唯一的转机便是把那几个读书人控制住。
“来不及了。”王梦秋叹道。
蒋庆之抓住的人,谁敢去抢?
徐璠身边的清客说:“大公子,兴许此事那几人不知情,是自发的呢?”
王梦秋点头,“拭目以待。”
徐璠说:“如此,让陈连拦住蒋庆之,当众问那几人。”
“对,否则蒋庆之心狠手辣,人被他带走屈打成招,找谁说理去?”
陈连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挡在了城门外,“长威伯,此事当交给我松江府查办。”
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除非是帝王旨意,否则就得按照官场规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