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蒋不疑:我不明白……
为什么武侯大人,声望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却还要演呢?演来这些功绩有什么用呢?不被忌惮吗?
难道说,世界的运转规律,和我看到的不一样?
看来我还得认真的,多学多练。
逛到最后,两个研究员吵着架就过来了。
蒋不疑心说,这二位演的好!
吵架的两个人过来后都一脸不服气的样子。
其中一个先开口:“祖师,今天我们讨论起了一个问题。”
霍海点头:“嗯嗯,我听着。”
另一个说:“我们讨论起了,朝廷建立海船厂,然后去新大陆的阿拉斯加建立据点的事情,说到了如今天寒地冻,北方的海上可能结着冰。”
第一个研究员:“于是我们就想到,冬天建设和通航都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我们就想要想办法规避这个情况,或者说在冬天也能开工。”
第二个研究员:“我认为,我们应该做铁皮船!铁皮船够坚硬,就不害怕冰了,只要遇到冰,可以破开。”
第一个研究员:“不可能,冰远比他想象的坚硬,铁皮船也破不开冰。”
蒋不疑倒是从第一环节就开始质疑了。
铁皮船?你怎么不用石头雕船?要不做水泥船吧?!
那浮得起来么?
这不怪蒋不疑,蒋不疑在完成了新学的基础教学后,属于对科学半知半解的状态,也就个小学二三年级自然课的水平,然后就开始读大学了,就等于学的儒家的东西。
说白了,蒋不疑就是有科学精神有科学认知有科学的质疑态度但是没有科学知识的新儒生。
霍海:“你们两个都是对的。”
此话一出,蒋不疑更觉得逆天了。
怎么能还都是对的?
这种事情不是非此即彼么?
霍海:“冰比你想象的坚硬。”
说着转头看向另外一个人:“但铁也比你想象的坚硬。”
两人都摸不着头脑的时候,霍海说:“要多动动脑子。”
蒋不疑比出了大拇指,对,就是这个味儿,这个时刻装逼就对了。无论真假,反正逼格到位了。
霍海:“海上的冰层很厚,动不动就半米一米甚至更厚,如果把船头做成铁的,做成一把刀的模样,一刀坎上去,有时候能劈开冰,有时候却会卡住。”
“因为把斧头放大到船的规模,船的相对速度比起斧头,毫无疑问是慢很多的,并不能做到像斧头劈木头一样势如破竹。”
两个研究员对视了一眼。
卡住?这倒是未曾设想的道路。
原来不是你死我活,是有可能一起要死要活。
霍海继续:“但是,可以让刀刃有一定的弧度,利用重量去压!”
“船前进时,因为船头有弧度,船头压上了冰块,然后往下压去,这样力不再是正面对抗冰层,而是从脆弱的冰面往下压,很容易就能破冰。”
两人恍然大悟。
霍海继续:“但这个办法只能让空船时使用,一旦船载货过多,吃水很深,那就没法下压了。”
“所以,就要在船头做一个异形的船首,要在船身五分之一的位置有一个角度极大的下压结构,然后后面接一把圆弧的弯刃,最终才是正常的船身。”
“这样船就可以破冰了。”
别看说起来简单,这三步走的破冰船变革,前世人类花了一百多年!
而现在,霍海就这么三两句话告诉了他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