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毛巾采用了新的织布技术,一被发明出来,就因为细腻的肤感还有对于污垢的强力清洗能力,直接流传开来,目前大城市都用上毛巾了,刘彻怎么会没用过。
霍海继续:“要拧干毛巾,一次性拧到底继续加力,不见得能继续拧出水。”
“但是,第一下拧完后,松手,然后重新上劲,就很容易完全拧干了。”
刘彻马上明白了霍海的意思。
放弃攻打卫满朝鲜剩下四个城,放松一下,让他们人自己出来,破坏掉他们铁板一块的气势和氛围。
等这些东西没有了之后,再打一次,一次就能摧毁他们。
刘彻:“也就是说,你觉得现在不好再继续了?”
霍海点头。
很快,刘彻做出了一个让听了的人都会疑惑的决定。
刘彻选择了实施霍海的方针。
去年刘彻要打卫满朝鲜,当时满朝文武都没话说,刘彻就没打过败仗,谁敢反对?
但是现在攻打卫满朝鲜不顺利,就很难受。
如果刘彻继续加力,派遣更多的火枪队和大炮,必然是能打下来的,只是投入大一些罢了。
如果松劲儿,的确能让下一波攻势更轻松拿下卫满朝鲜。
但问题是,这就等于让刘彻放弃了这十三年来战无不胜的记录。
居然打出了僵持局。
这对刘彻的权威是个巨大的损坏。
消息传出去后,大家并没有疑惑太久。
很快,霍海在长安日报发表了新文章。
《生存空间战略》
战略中提出,卫满朝鲜和华夏同文同种。
按理说应该视之为大汉人。
但是卫满朝鲜在卫氏的长期反叛宣传下,几乎没有人有自己是汉人的意识。
所以,卫满朝鲜的人,要像汉人一样享受大汉的福利,要么是迁移到国内其他地方来,完成重新汉化。
要么就只有去更苦寒的地方,不是汉人,没资格拥有这么好的土地。
天老爷,卫满朝鲜人听了都想哭。
这么贫瘠的土地,还好?
实际上就是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不过针对的不是国别,而是文化。
霍海的文章出来后,马上有人反对,也有人同意。
反对的人认为,血缘肯定更重要,卫满朝鲜的人有记录可查就是中原分出的人,怎么能不是汉人,应该给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只是要打掉卫氏。
赞同的人认为,卫满朝鲜的人对于大汉没有亲属感,也没有归属感,更没有自己是大汉子民的觉悟,应该坚决予以打击。
要么教化,教化不了予以毁灭。
相反三韩那边的人,本来就是土人,反而霍海提出了优待,让他们在本国继续生存,让他们都从事航运工作,从大汉国内运输粮食过去养他们。
实际上,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霍海的做法恰恰和说法相反。
迁移卫满朝鲜的人,是在救他们,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无论是往大汉境内迁徙,还是迁徙去更苦寒的地方,都是给了他们生养的机会。
而三韩呢?
大汉需要这个地方做航运,未来会有无数的大汉人过去。
三韩这个地方的人不出产粮食之后,人口多少,完全取决于大汉给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