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70章 真正的天子门生(第3页)

如今朝廷用人之际,他又正合适,早点放出去又怕什么?”

赵瑗点点头道:“璩哥儿所言有理。不过,他刚到谏议大夫任上,马上调动殊为不妥。

在此任上,他怎么也得坐满一年才成。”

赵璩笑道:“这有什么,大哥既然想动一动川陕,还要不显山不露水,本也不是马上就要做安排的。

涉及到的川陕官员调动,必不在少数,这个斟酌、调整的过程,差不多也得一年光景了。”

赵瑗目光闪动,思索半晌,缓缓点头道:“好,不过此事你先不必透露给他知道,免得他不安于现任,等时机成熟,大哥会找他谈一谈的。”

……

陆九渊回到太学后,就把“木易先生”的两讲内容都整理了出来。

陆九渊又加了他本人理解发挥的许多注解内容,等他反复修改妥当了,便又工整誊录了一遍,送去波斯书坊。

陆九渊实际上才是这门学问的创始人,如今他虽然还没能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但是对于这些本就是在他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学术,理解起来自然格外深刻,所加的注解也是恰到好处。

李师师收到陆九渊的书稿之后,略作修润,便让波斯书坊刊印成书了。

等她再次到万松书院讲学之时,便把印好的书册,对所有前来听讲的士子文人,人手赠送了一册。

在这个年代,能正儿八经出版学术著作的,无一不是大师级人物。

“木易先生”又是连当朝执政陈俊卿都甚为推崇的人物,此时自然是被尊奉为了一代学术大宗师。

一时间,“木易先生”的蜀学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学问。

太学和国子监都有人转裁抄录他的文章,并进行研读和辩论,一群新蜀学的信徒渐渐出现了。

而“木易先生”此前收下的唯一弟子陆九渊,自然也就成了这些信奉新蜀学的学子们的领袖。

“放解试”揭榜之日,郭玉岫的名字赫然就在榜单之上。

她还真考上了举人,虽然她的名次不是那么靠前。

此事在临安府当然又引起了一番轰动。

接下来,礼部就要紧锣密鼓地筹备接下来的“礼部试”了。

礼部的孙艺嘉孙侍郎,近来的日子很不好过。

曲尚书对于继任者的推举书已经递上去了,他推荐了两人,就是他的左右侍郎,重点推荐的就是孙侍郎。

但是由于对郭玉岫女子参考的态度,以及他之后写下并广泛流传于国子监和太学里的那篇文章,他身上“理学信徒”的标签便非常清晰了。

而赵瑗恰恰是很讨厌理学的。

赵瑗作为皇帝,本来也不至于因为某位大臣信奉的不是他所推崇的学术,便弃用之。

可是礼部是掌管教化的衙门,这种关乎教育的衙门,它的尚书怎么可以是一个信奉伪学的人呢?

所以,虽然曲陌去职要在礼部试之后,他的继任者身份却很快就传出来了,乃是王慎之王侍郎。

王侍郎这一搏是真的成功了。

而孙艺嘉孙侍郎,却因为信奉理学失去了成为礼部尚书的机会。

这个消息传开,理学信徒们就如挨了当头一棒。

此时临安正在筹备礼部试,全国各地的举子齐聚临安。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