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才算法》是一个涉及到数学的剧本,为了防止漏洞,剧组特意请了京市十分出名的数学教育团队来做艺术指导。一般有做题讲题的戏时,这群真老师就会在现场旁观,负责及时指出工作人员注意不到的漏洞。剧组里,一概涉及到数学的方面全由他们负责,他们教小演员,教剧务,唯独没有教过余寻光。
用老师们的话来说:“余老师的水平够用。”
他是真的拥有初级竞赛水平的数学功底。
并且他还融会贯通,提前准备教研,自己早就练习好了怎么给学生讲课。
他在讲台上的台风,专业人士都挑不出太大毛病。
“余老师真的和老师一模一样。”——这是那群真老师的原话。
接下来潘泽永没再问了,当他明确的知道余寻光对表演的热情,其他的一切疑问将不复存在。
潘泽永解决完自己内心的疑问,余寻光反而又有了问题。
他啃着一根肉串,幸福地眯起眼睛,“我最近发现了,我有某方面的进步。”
“嗯,具体是指……”
“我会开始判断对手演员演的戏。”
“像傅文光这种水平的,不在你的判断内吧?”
余寻光笑了笑,他发现这群导演在背后都挺毒舌,“我最近在琢磨甘琼老师演的戏。”
他跟潘泽永说自己的间离法,说《大树下的儿女》,说韩雅清,说郑云开。
“我以前很少有把我自己代入他人角色的角度去思考,也不是说很少……是时有遗漏。最近我会把[韩雅清]这个角色翻出来私下自己演,然后跟甘老师的演法进行对比。”
潘泽永说:“这很了不得啊,”他笑了起来,又说:“等你能够站在所有角色的角度把剧本演一遍,你就能做导演了。”
从演一个角色,到很多角色吗?
余寻光想,他是不知足的。他突然在心里期待起那一天。
他们两个向来是想到什么聊什么。才说起演员,又说到导演。
“你觉得导演和演员的区别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余寻光细想了一会儿,才给出准确的回答,“演员只需要对自己的戏有了解,导演需要对所有场景有画面。”
这句话说出来容易,但要做好真的很难。
导演都是一群喜欢思考的人。他们的想法越多,想要的就太多。带着那样的脑子到了现场,拍着拍着就会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从而造成大量废片的产生。
潘泽永说:“工业电影时代讲究的是速度,是快。「十年磨一剑」现在已经不吃香了。现在技术这么发达,干什么不成?再拿以前的那套当噱头表真心,观众只会认为你能力不行。”
就像《天才算法》,潘泽永就拍得很快。
“现代电影对导演的素质要求确实会更高。”
余寻光还戴着沈竞先的眼镜,在灰暗的灯光下,他的眼睛仿若明珠蒙尘。
潘泽永望着他,并不在意。
“余寻光,你对工业电影怎么看?”
余寻光不假思索,快速回答,“那是现代选择下应运而生的产物。”
潘泽永掐着酒杯抿了口酒,“找你演这样的戏你会抗拒吗?”
“我接戏只看剧本。”余寻光笑了笑,“你要是想找我拍电影,提前把本子递给我就行。”
潘泽永多问了一句,“功能性的角色你也会接?”
余寻光说:“我一直认为,只要有完整的事件线,就不存在不能深挖的角色。”
潘泽永微微喟叹,眼睛都柔和下来,“你真的很棒。”
余寻光忍俊不禁,被他的模样差点呛到,连忙抽了张纸擦了擦嘴,“你有时候说话像在给我灌迷魂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