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时间一晃就是几年,76年7月28日凌晨三点半,唐山上空响起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睡梦中的人们纷纷跑出家门,抬头往天上望去,只见空中电闪雷鸣,一条巨龙在空中翻滚。
防空警报呜哇呜哇响个不停,不知道从哪传来的广播声:“本市即将发生7.8级大地震,请广大市民迅速撤离,撤离倒计时十分钟现在开始,重复一遍,……”
各市县领导都惊呆了,地震撤离这么大的事他们不知道啊?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阵地动山摇,地震真的来了。
苏曼和小系统先斩后奏的广播还是有效果的,地震波及范围内,大部分人都撤离到了安全地点。
当然也有那种头铁的,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他们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怪得了谁?
从七七年开始,青山林场开始陆续有人平反离开,刘晓龙给她写信,告诉她,她家也被平反了,问她什么时候回沪市。
苏曼不打算回沪市了,她在青山林场待的很舒服,随着她神医的名头越来越响,她在青山林场就越没人敢惹。
当初她既然已经把那几座小院儿的房契给了刘家,就没打算再拿回来,毕竟承了刘晓龙的情。
她在青山林场这些年,刘晓龙每个月都给她寄信、寄包裹。她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在哪不是待着。
刘晓龙以为苏曼是不想回沪市这个伤心地,就把从外公那里继承的一座位于京市二环内的四合院过到了苏曼的名下。
四合院有些破败,如果想住人,需要大修。改开后,苏曼派了两个装修机器人过去,把摇摇欲坠的旧房子直接推倒,翻盖成两层小楼式的四合院。
高考恢复后,郑朝阳和两个弟弟都报名参加了高考,郑朝阳被RD录取,郑朝光和郑朝辉一个考上了青大、一个被京大录取。
苏曼这边房子盖好之后,把家里的钥匙给了郑朝阳:“周末可以去家里住,你们哥仨都会做饭,自己买点肉做饭打打牙祭。”
郑朝阳本以为表姐嘴里的院子就是京市普通的旧四合院,没想到竟然是刚翻盖的新两层小楼。
他都不好意思住进来,后来还是毕业后在苏曼的一再要求下,才和两个弟弟一起住到了倒座房。
林小姨跟着苏曼偶尔也会去京市住一段时间,苏曼新翻盖的四合院住起来太舒服了,林小姨不缺钱,直接给五个孩子一人买了一座小四合院,之后把自己手里剩下的东西分成五份,把家给分了。
九十年代初她从青山林场辞职,搬到京市开了一家中医养生馆。
养生馆装得那叫一个奢华精致,她打算走高精路线,这样就算是客户少,但收费高,还是有钱赚的。
结果事与愿违,她的中医馆以调理不孕不育出名,自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外地患者源源不断地慕名前来。
苏曼开中医馆的目的是不想朝九晚五的上班,想悠闲自在,结果现在中医馆天天人满为患,她一忙就是一上午、一下午的,中间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这可跟她的初衷相悖了。
思来想去,苏曼从系统商城里买了两个医疗仿真机器人,设置成老中医的模样,这才把自己从坐诊中解脱出来。
苏曼在这个小世界足足活到了百岁高龄才离开,空间仓库囤积的物资又增加了许多。
苏曼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仓鼠,每一世都要往仓库里塞很多东西,如果不是有贴心小系统帮着归置,她怕是都不知道自己仓库里到底有多少东西了。
“曼曼,赶紧起来,等一会儿村里的拖拉机就要走了。”
苏曼睁开眼,揉了揉胀痛的额头,秋收上工时天天早起,这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怎么还不消停?
苏曼不耐烦的打开门:“大清早你嚷嚷什么呢?”
刘雪梅眨眨眼:“曼曼,今天休息,大家商量着一起去县里置办东西,你也一起去吧?”
苏曼:“你们去吧,我昨天发烧了,头疼的厉害,刚喝完安乃近,准备睡一会儿。”
刘雪梅咬了咬牙,对苏曼的油盐不进有些无奈:“既然你不舒服,那就更应该跟我们去县里啊,发烧光吃安乃近可不行,还是得去县医院找医生看一看呢。”
苏曼直接拒绝:“不过就是个小感冒,喝了药就好了,用不着跑到县城去看病,你要去就自己去吧。”
说完啪嗒一声关上门,钻进被窝里继续睡觉。她又不傻,明知道这个刘雪梅不安好心故意想把她骗到县城里卖给拐子,怎么可能跟她一起去。
想到拐子,苏曼让小系统给刘雪梅贴了一张霉运符。
刘雪梅气得直跺脚,苏曼这死丫头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油盐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