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 极阴之骨初现江湖杀机暗藏(第3页)

“后来我爹打了我娘,又砸了摊子。我们搬了三回家,最后住在城南河边,一家挤一间棚子。娘病了,没人治,过年前走了。我爹去当脚夫没回来,后来就没人管我了。”

桑若兰静静听着,没有插话,只是眼神微微沉了沉。

“有一天,有个婆婆说给我找活干,就把我带走了,走了三天,就到了这里。林婆子说我卖得不贵,还说我眼睛干净。”

她说完,就不说了。

也不哭,也不求。只是安静地低着头,把手放在腿上,仿佛那段故事不是她的,是谁路边听来的罢了。

桑若兰没有说话,过了一息,才轻轻叹了口气。

她指尖在阿瑶肩上轻轻点了一下,像是随手拨开一缕发丝,也像是在查探什么经络气息的微妙脉象。

桑若兰忽然觉得有趣。

这么小的孩子,被卖被弃被吞噬了所有温情,竟连哭都不会哭,只知道“听话”和“做事”。

她低头看着她那双眼睛,清澈得不像风尘中出来的孩子。

“嗯……命硬,骨清,是个好苗子。”

阿瑶点点头,还没来得及回答,桑姨已经转身,懒洋洋地扯过半缕薄被盖住身子,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微微皱眉:“叫你的林姐过来吧,这房子也是碎得够厉害的。”

她挥挥手:“我得去洗个澡,这帮姑娘长时间不管教,越来越放肆了……”

阿瑶听不太懂,但听得出桑姨语气里有点不高兴。

她连忙应了声,悄悄退出房门,小步跑向前院去找林姐报房。

等她再回来的时候,鸳鸯阁的大门已经紧闭,门内隐隐传来水声香雾,她便识趣地转身去收拾其他房间了。

这时候,天光已全亮。

京城日出约在辰初(约清晨五点半),此时已是辰末时分,约莫七点,是绣春楼惯例的“点卯时间”——早会开始前的集合时刻。

京城最负盛名的青楼“绣春楼”,每日至此时辰,皆要举行一场例行早会。

后院石台之下,院人齐列。今日格外肃静。

十二位顶级佳丽,皆着轻纱短袖,坐于最前排素椅之上;她们是绣春楼真正的台柱,个个容貌不同、风情迥异,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从不随便开口,开口必有人听。

二十余位中品女伎则列于左侧廊下,着规制服,姿态恭谨,有些昨日接客未眠,眼下仍微泛倦意。

她们或才艺见长,或姿色过人,但尚未跻身“头牌之列”,个个心怀戒备。

另一侧,则是最末位的杂役与下奴二十余人,年纪参差不齐,最小不过七八,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分管房务、香具、净室、账薄、备菜等琐碎杂事,仿佛青楼庞大机器的齿轮之一。

此时众人尽数按班而立。

平日,这类早会由花魁芙蓉娘子主持,点卯训话、调派差事,管得井井有条。

但今日不同。

所有人都知道,——桑姨回楼了。

晨光已完全照亮整座绣春楼。

虽是冬月,但今早并未下雪。京城天气回暖几日,带着些微的潮气,虽冷却不刺骨。

但毕竟是正月,风吹在檐角,仍让人不自觉收紧了衣领。

前廊那头,忽然传来一阵极轻微的铃声。

不同于青楼常用的铜铃迎客,那是极细极尖的一种声响,仿佛玉珠撞簪,脆得令人心惊。

还未看清人影,众人竟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

不是出于畏惧,而是那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压迫与威仪——

仿佛她未曾发力,却已令周身气场如波涛般向前铺开。

这股气息没有杀意,却冷得叫人骨缝发紧。

桑若兰踏入后院,一袭紫金流纹长衣,身姿修长,脚下无声。

她衣着并不厚,袍袖飘逸,颈上未缠围物,唯胸前垂着一串玉珮,微微随步作响。

在这等天寒之时,她身上却看不出半分寒意侵体,仿佛四季在她身边都失了准头。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