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并非是个妓女就能学得功法,桑若兰常言:
“我教不传媚骨,只传正脉。采补之术,非圣体不纳,非正心不授,若强修之,精伤寿损,早衰早夭,神魂溃散。”
铁阴教的入门规制极严,需通“五大阴窍”,方可修习本门功诀——
其一为玉门窍,位于会阴部,主闭气藏精,采补之始,若会阴不闭,精气外溢,必伤自元;
其二为藏元窍,位于下腹正中,主纳气归宫,藏精炼气,若脉乱月滞,则冲任不通,根本不稳;
其三为神阙窍,位于肚脐,主归元调火,若脐陷无力,中气溃乱,采而不收;
其四为冲任双窍,起于会阴,会于神阙,一线贯穿丹田与心脉,主阴阳通汇、精血交融。若冲滞任闭,则气血浮散,精元不聚;
其五为幽香窍,位于背心两肩胛之间,心俞所引,香随气走,气随心动,唯极阴之体能“情动香生”,引魂摄阳,是真正的香魄之骨。
“这五窍,不通其三者,不得窥教门一页。不通其五者,纵艳压群芳,亦是凡胎。”
桑姨曾在私下训话时冷冷说道。
若说起十三头牌中谁与桑姨最亲近,非红绡莫属。
此女子本名早已无人记得,只因生得一身桃花眼、笑时颊边一点朱痣如胭脂落雪,入楼不久便被老鸨唤作“红绡”。
那年她十二岁,被人贩子连夜从河西带来,裹在麻袋中丢入绣春楼后院时,浑身是泥,头发打结,缩在柴房角落瑟瑟发抖,饿得眼都发蓝。
可就是这个狼狈小姑娘,三日未穿厚衣却无一咳喘,夜卧井边也不觉冷,月夜之下更有奇香若隐若现——桑若兰初见她时,便驻足良久,一言未发。
随后几日,桑姨亲自唤她入内,将她全身气脉逐一按诊,不出意料:
“玉门紧敛,命火不寒,神阙饱满,幽香初现,唯独冲任稍滞。”
虽未五窍俱通,却也四窍已开,是百人中难得一见的好苗子。
桑姨随手点了她肩头一道清气,自此,绣春楼的所有人都知:这孩子,进了桑姨的眼。
十四岁那年,红绡正式受封为“外门记名弟子”,入教学本,开始修炼铁阴教基础心法《阴火摄元诀》。
她从此不再与凡妓共房,而是在桑姨的安排下进行“引气采补”的温修法,每月仅接寥寥数客,由桑姨亲定其人,采补后由教内执事调气护心,步步为营,不敢差毫分。
十六岁,红绡初破“凡脉境”,体内阴火初成、气可摄阳,掌握基础采补三式:
“摄魂吻”、“锁精术”、“摄阳化阴诀”。
自此,她彻底挣脱了寻常妓女“二十早衰、二十五病死”的命数,一身肌肤凝脂、气色红润,至今二十有四,仍风姿如初,不减当年。
她常说:“若不是桑姨教我这套功法,如今我早就是个埋在后街乱葬岗的瘦骨头了。”
可她也清楚,自己终究是“四窍之体”,哪怕修至三阶“化劲境”,终究比不过那种“生来五窍齐通”的传说人物。
而今日见到那个叫阿瑶的小丫头,红绡心底第一次泛起一种莫名的不安与……羡慕。
她望着井边那孩子的背影,轻声嘀咕:
“桑姨,这孩子才来一天,就提前升阁,桑姨是发现好苗子了么?”
而桑姨站在栏边,仿佛听见了她的低语,淡淡说道:
“别羡慕,她的路,未必比你容易。”
言罢,她轻摆衣袖,步入内楼,风过无痕,香气仍萦绕于廊间。
绣春楼一共有十三位头牌,皆是铁阴教的正式弟子,或五窍俱通,或四窍已开。
她们既得教主亲授,又有专门的功法室每日修炼。
可在这楼中,还有二三十位中等妓伎与十数名无名女子,虽未得入教之命,却日日在暗中揣摩模仿,妄图搏得教主垂青。
正院西南角,有一间独立小阁,名曰“绮房”,本为桑姨设下的“房体修行所”,供头牌佳丽习练身法与采补引气之术。
但这些年,随着桑姨经常外出,规矩松散,渐有一些自命不凡的女子私下借用,甚至擅自演练。
今日巳时,绮房内香烟袅袅,数位姿容不俗的女子正各自演练房事功法。
只见其中一人,身穿白纱,伏在一张紫檀软榻上,双臂支地,腿部展开,缓缓运转臀腰之间的劲力。
这招便是模仿红绡的“摄阳化阴诀”,主修肌肉紧实与丹田发力。
另一人则站于房中铜镜之前,脚踏八字,左右摆胯,配合呼吸之法,练的乃是“引阳摄气步”——模拟合欢之时采补瞬间的心气摄魂动作,讲究“香随心动,气由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