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房中还有一特制器械,“云步架”,女子可在其上训练踏步节律,配合腿部阴窍发力。
然而她们不知道——真正的采补术,最关键的不是姿势、力道或柔韧,而是那五窍是否俱通、体香能否转气、命门是否自燃。
“天赋不是练来的。”
桑姨当年曾在红绡初练时这样说过,“强行修采补术的人,只会把自己的阳寿一点点漏光,最后反噬命门,得不偿命。”
靠窗那名身着月白襦裙的女子,双膝跪坐,盘腿静息。
她身下垫着一方软毯,双目微闭,神情专注。
其内衣下却藏着一物,正随着她的呼吸起伏微动。
那是铁阴教早年传下的秘制器具,名曰——紫石引珠。
据说以千年紫金石炼成圆珠,再以水银、云母、秘香调和其外膜,每一颗珠子大小不一,质地坚韧柔滑,乃“采补术”初阶必用之物。
她体内藏珠,气沉丹田,正行《锁精固阴诀》,运气催动“玉门收放”,以此练习阴窍聚气之法。
每一次珠子转动,皆需以腹气引导,再以内窍轻收,稍有不慎便会溢力伤精。她额头已满是细汗,却仍咬牙坚持。
她并不知道,若无玉门窍不通,先天紧闭者,强行用引珠修炼,只会伤损根本,日后必成隐疾。
可惜,终究不过是照猫画虎。
她们练的尽是皮相,却不知——采补术讲的,从来不是“姿势与技巧”,而是体魄与气脉,天赋与阴窍。
房门外,桑姨步履轻盈地路过,眉目淡然,未曾踏入。
她扫了一眼室内,又看了眼栏边那个坐着晒太阳的孩子。
那孩子正是阿瑶,穿着刚换的新衣,盘腿吃着饭团,脸上挂着一层日光下的清澈与童真。
屋中角落又有数位女子,皆是绣春楼中等之姿,却妄图以苦修搏得桑姨青睐、窥铁阴教法门之门径。
她们身下皆踩着蒲团,而腰胯之间,却悬着一根细长乌丝——
正是传说中的“锁阴玉锤”。
锁心珠藏于阴道之内,黑绫丝绳从阴窍中垂出,末端挂一块精雕青铜锤,光洁圆润,沉重扎实。
此器古法铸炼,锤轻者五六斤,重者二十余斤,皆用于锤炼阴窍,乃是铁阴教的入门之衡量:提不得此锤,便不得窥门墙半寸。
这些,便是铁阴教密传的“锁阴玉锤”。
检验采补之术的根本功力。
“起……起不来了……”
一名年约二十的女子,满脸涨红,身躯微颤,那五斤重的玉锤不过提起三寸,锁芯住便从阴窍脱落。
玉锤重重落下,磕在地面,发出“哐啷”一声脆响。
角落里,另一女子双手辅助丹田,试图用气息牵引筋骨,以丹田之气催动锁心之珠,哪知练了一上午,锤身纹丝不动,气血翻涌,竟吐出一口酸水,扶墙而出。
“这三天她连客都没接,腰腿痛得直不起来。”
“还不是硬撑着往上挂重锤……连十斤都提不起,非得挂十二斤。”
耳语声中,一女子走到屋角,望着墙上一块悬挂铜牌,上面刻着几位头牌的“练锤纪录”。
雨烟,两字赫然其上。
雨烟:四十三斤,十息提稳。
众人望之如神话。
“她……她那天到底怎么做到的?”
“听说那天她还行了一房……完事转身就去提了四十斤……那男的瘫了一整月。”
她们不知,那一夜桑姨在暗处观之,未语,只点头道:“可堪传承。”
此时,院外廊下,阿瑶正扒着雕花窗沿偷看。她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小脑袋左右晃动,好奇得不得了。
她看着那玉锤的大小,悄声问自己:“这是在练什么呀?”
忽听旁人低语:“雨烟姐姐都能提四十多斤啦……我们这些凡胎,怕是连十斤都撑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