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0章(第3页)

他确实有才,郑孟贤一见之下惊喜不已,迫不及待地将其举荐给了“沈明烛”。

——不强求小皇帝能当个伯乐,但宋时微的才气力透纸背,小皇帝只要长了眼睛且识字,他就不该错过这个人才。

可惜日子一天天过去,始终没有回应。

而这段时间里,韩如海已经开始越过沈明烛掌控朝政,郑孟贤忙着劝诫小皇帝,忙着对付奸臣,也就顾不上所谓天才。

再之后郑孟贤辞官,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这封举荐人才的奏折原主扫了一眼就丢在了一旁,至今还堆在他的案头。

无人得知轻飘飘几个字眼,轻而易举埋没了一个人才。

沈明烛接收记忆的时候就把这件事记在了心底。

接连几场胜仗,他的地盘越来越大,是时候多发展点人手了。

沈明烛记得奏疏上说宋时微是渠宿人士,他猜想宋时微在盛京没得到重用或许会回故乡,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让钟北尧查了查。

没有也没关系,大不了再找,总归这样的人才,在哪里都不会籍籍无名。

所以说当皇帝就是好,全天下人才都是他的。

沈明烛很满足,而且他的运气果然很好,随便一猜就猜中宋时微回了渠宿。

没开玩笑,他可能真是天命之子。

宋时微将他们带到了书房。

他的书房并不大,沈明烛看了看,让魏敦山带着人在外面等。

魏敦山不是很放心:“公子,让壮虎他们在外面守着就行了,我跟在您身边。”

沈明烛指了指宋时微,又指了指自己,“你觉得要是打起来了,我们俩之间死的是谁?”

魏敦山:“……”

这还用说吗?虽然他们公子年幼、清瘦、文弱,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但毕竟学过武功上过战场。

魏敦山期期艾艾:“死的是他。但是公子,你别总是一口一个死的,很不吉利。”

宋时微:“……”

你们这对主仆真的很不礼貌。

魏敦山一步三回头带着人出去站岗了,待屋内只剩下他们两人,宋时微起身把门掩上。

而后他从架子上拿了一套新茶具,又拿出一盒茶叶,点燃炉子,烧水温杯,一丝不苟地泡一壶茶。

书房内燃着浅淡的香,轻烟袅袅。

这样的环境总是很适合说些什么,宋时微沉吟片刻,轻轻笑了笑,目光变得渺远,“我该从何处说起……”

“我幼年丧父,我的母亲靠着针线活把我养大,供我吃穿、读书、学业。我虽出身微贱,但有母亲护着,属实也没受过太多委屈。母亲总盼我能出人头地,盼我能过得好,我也想早日报答母亲生养之恩。我学得认真,很快,我的夫子就说,他没什么能教我的了。”

“我又学了几年,二十三岁时,夫子让我进京去搏一番前程。我笃定我能在车马骈阗、熙熙攘攘的盛京占据一席之地,于是我带着我的母亲一同入京。时年太后薨逝,本该开始的科举试取消,下一届需再等三年。”

宋时微自嘲地扯了扯嘴角:“我那时年轻,不知天高地厚,仗着有几分才气,敢以一人比肩天下群贤。”

“我不愿再三年。”

“我写了一篇文章——《论兵防七策》,洋洋洒洒三千字,大放厥词论古今,自以为落笔可定天下。我把文章递给了郑国公,国公宽仁大度,为士人之典范,他宽恕了我的桀骜自恃,说会将我引荐给当今圣上。”

“可是在那之后,再也没有回音。”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